Remove ads
库尔德人聚居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庫德斯坦(庫德語:كوردستان,羅馬化:Kurdistan,意為「庫德人的土地」)是一個橫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四國山區的地區,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庫德人聚居的地方,如今庫德斯坦被這四個現代國家所分割。庫德人一直爭取在庫德斯坦地區建國,但一直受到四國政府的鎮壓,尤其是受到土耳其政府的屠殺和迫害。時任政府在2017年9月25日發起諮詢性質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獨立公投,28日宣布支持獨立的票數達到近93%。[1]另外,庫德斯坦地區還居住著一些亞述人和阿拉美亞人等其他少數民族。在某些庫德城市,城市定居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如擁有8000年城市居住地歷史的皮蘭沙赫爾和擁有6000年城市居住地歷史的艾比爾。[2][3]
在史前時期,該地區屬於尼安德塔人的棲息地,發現於艾比爾省的沙尼達爾洞穴是伊拉克最早的村落遺址之一。大約公元前7000年,耶莫文化主宰了該地區。庫德斯坦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是大約公元前6000年的哈蘇納遺址,該遺址是「哈蘇納文化」的中心。約公元前2400年,該地區成為阿卡德人北支(後演化為亞述人和胡里特人)的居住地,自公元前2334年到公元前2154年,該地區隸屬於阿卡德帝國。根據《亞述王表》,亞述王自公元前23世紀開始在該地區出現;阿舒爾、伊卡拉圖姆等亞述城邦自公元前21世紀中葉開始出現。根據努斯泥版(Nuzi tablets),在公元前2030年前後亞述王烏什皮亞統治之前,阿舒爾城似乎已經是阿卡德帝國的一個地方行政中心,[4]服從於他們的同胞薩爾貢大帝和他的子孫們。[5]亞述人興建了阿舒爾、尼尼微、古扎納、阿拉普哈、伊穆爾-恩利爾(巴拉瓦特)、舒巴特-恩利爾和卡爾胡等大城市。該地區的亞述大城市艾比爾有著其獨特的伊西塔女神信仰,[6]且該城被其亞述居民稱為「伊西塔夫人」。[7]亞述人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統治該地區,在前1813年-前1754年時期、前1385年-前1076年時期和前911年-前608年的新亞述帝國時期,該地區是各個亞述帝國的中心,被稱為「亞述」。公元前612年至公元前605年間,亞述帝國衰亡,該地區成為新巴比倫王國的國土,後來在公元前539年到前332年又成為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一部分,其阿契美尼德名稱為「Athura」。[8][9]公元前332年,該地區被亞歷山大大帝攻陷,之後被希臘塞琉古帝國統治,被更名為直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被安息帝國的米特里達梯一世攻占,其間其名字也變為了敘利亞(「亞述」的希臘語變體)。在公元一世紀,亞述半自治王國阿迪亞波納以艾比爾為中心。[10][11][12][13]後來,該地區又成了羅馬帝國的亞述行省,但之後不久被薩珊王朝奪回,建立了亞述斯坦總督轄區,直至阿拉伯伊斯蘭教徒入侵。在薩珊王朝的統治下,該地區成為東方亞述教會的中心並形成了繁榮的敘利亞語文學傳統。[14][15][16]
公元7世紀中葉,該地區被穆斯林攻占,亞述成了一個地緣政治實體,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隨著11世紀突厥人和13世紀蒙古人的入侵,該地區成了各個突厥與蒙古封建邦國的屬地,庫德地區主要屬巴班、巴赫迪南、索蘭三個酋長國。
十六、七世紀間,該地區的歸屬在波斯薩珊王朝與鄂圖曼帝國之間幾經易手,最終於17世紀中葉開始歸於土耳其。18世紀早期,該地區曾短暫地被納迪爾沙率領下的伊朗阿夫沙爾王朝控制。納迪爾沙去世後,土耳其又重新取得了該地區的宗主權,並且土耳其從1831年開始了對該地區的直接統治。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主要屬於摩蘇爾省,由於庫德人與居於統治地位的土耳其人共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並未遭受歧視,由於庫德人擅長於軍事,他們在各地為摩蘇爾帕夏(總督)服役而從不納稅。摩蘇爾巴班王朝於1850年被土耳其將軍伊斯馬儀推翻,許多庫德人進入地方政府做官,並建立了為蘇丹服役的騎兵部隊。
一戰期間,協約國曾許諾戰爭勝利後允許庫德斯坦獨立,英國與法國秘密簽署賽克斯-皮科協定對西亞進行瓜分,其中巴格達和巴斯拉兩省由英國直接統治,摩蘇爾為法國的勢力範圍。1920年協約國與鄂圖曼帝國簽訂色佛爾條約,庫德斯坦地區將舉行公投來決定是否獨立。鄂圖曼帝國被分裂,大部分國土被協約國各國占領,激起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強烈不滿,爆發了土耳其獨立戰爭,色佛爾條約未能實施並最終於1922年廢除。由於伊拉克地區的反英起義,1921年英國占領的巴斯拉和巴格達成立了伊拉克王國,最初摩蘇爾雖然也在英國的占領下,但沒有加入王國。摩蘇爾在1921年7月舉行的關於漢志謝里夫哈希姆家族的費薩爾出任國王的全民投票中表示了支持,而吉爾庫克和蘇萊曼尼亞地區的庫德人則表示反對。1923年,獨立後的土耳其共和國和協約國簽訂了洛桑條約,奠定了現代土耳其和西亞疆域的基礎,同時也粉碎了庫德斯坦獨立的夢想。
1918年10月1日,庫德人領導人們在蘇萊曼尼亞的一場與美索不達米亞代理民事專員阿諾德·威爾遜上校的會議中,呼籲英國支持庫德斯坦在英國的保護下實現統一和獨立。1919年與1922年間,蘇萊曼尼亞的一個庫德領導人謝赫·馬哈茂德·巴爾贊吉成立了一個庫德人政府並領導了兩次抗英起義,英國當局直至1924年才將其鎮壓。第一次起義開始於1919年5月22日逮捕蘇萊曼尼亞的英國官員,起義迅速蔓延到了摩蘇爾和艾比爾,為鎮壓起義,馬哈茂德·巴爾贊吉被英國流放印度後,庫德武裝隨即崩潰。1920年7月,該地區的62個部落首領宣布獨立。1922年,英國恢復了謝赫·馬哈茂德的權利,希望庫德人在他的領導下可以在英國控制的伊拉克王國與聲稱擁有摩蘇爾和基爾庫克主權的土耳其之間形成緩衝。然而,謝赫·馬哈茂德對英國人的意圖不加理會,與1922年宣布成立庫德斯坦王國,並自任國王。英國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才使庫德地區屈服,但最終馬哈茂德仍成功逃脫。1930年,在伊拉克正式加入國際聯盟後,馬哈茂德開始了其第三次起義,但依舊被英國鎮壓。[17][18]
1927年開始,庫德巴爾扎尼部落成為在伊拉克爭取庫德人權利的最強音。1929年,巴爾扎尼要求在伊拉克北部成立一個庫德省份。在這些要求的鼓勵下,1931年,庫德人請求國際聯盟成立一個獨立的庫德政府。1931年底,艾哈邁德·巴爾扎尼領導了一次反伊拉克的庫德起義,雖然這次起義在僅僅幾個月內就被鎮壓,但卻產生了著名的庫德英雄穆斯塔法·巴爾扎尼。二戰期間,伊拉克的權力真空被庫德武裝所利用,一場由穆斯塔法·巴爾扎尼領導的叛亂在伊拉克北部爆發,並最終控制了庫德地區。1945年二戰結束,在英國的支持下,伊拉克重新征服庫德只是時間問題。在伊拉克政府與英國的壓力下,穆斯塔法·巴爾扎尼於1945年被迫流亡伊朗。之後,在蘇聯的扶持下,卡齊·穆罕默德於1945年12月在伊朗西北部建立了庫德人民政府,並於1946年1月成立庫德獨立國家馬哈巴德共和國。但不久後馬哈巴德共和國被伊朗政府推翻,穆斯塔法·巴爾扎尼又移居蘇聯。[19][20]
1958年,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西姆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拉克王國,穆斯塔法·巴爾扎尼被卡西姆邀請回國,巴爾扎尼的歸來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作為卡西姆與巴爾扎尼之間交易的一部分,卡西姆以承諾給予庫德人區域自治來換取巴爾扎尼的支持。1959年到1960年間,巴爾扎尼成為庫德斯坦民主黨(庫民黨)黨魁,而庫民黨於1960年獲得合法地位。1960年初,卡西姆將會背叛自治承諾已經顯而易見,因此庫民黨開始鼓動區域自治。面對與庫德之間日益嚴峻的分歧及巴爾扎尼個人權利的不斷增長,卡西姆開始煽動巴爾扎尼部落傳統的敵人Baradost和Zebari部落,並導致了1960年到1961年初的部落戰爭。1961年2月,巴爾扎尼成功擊敗了親政府武裝,鞏固了其作為庫德人領導人的地位。就此,巴爾扎尼令其軍隊占領了所有的庫德地區並驅逐了那裡的政府官員。而為了恢復政府對該地區的控制,卡西姆開始準備對北部的軍事進攻。1961年6月,庫民黨對卡西姆發出一份詳細的最後通牒,說明了庫德人的不滿,並要求卡西姆進行整改。卡西姆無視了庫德的要求並繼續其計劃的戰爭。9月10日,一夥庫德人埋伏了一支伊拉克軍隊,庫德叛亂正式爆發。作為此次襲擊的回應,卡西姆命令伊拉克空軍轟炸庫德村莊,按巴爾扎尼的標準,此次空襲基本上覆蓋了整個庫德人口。由於卡西姆對伊拉克軍隊的不信任,他並沒有很好地武裝參戰部隊,所以卡西姆政府根本無法鎮壓這次叛亂。這種僵持激怒了軍隊中的強力派系,被認為是1963年2月復興黨政變背後的一個主要原因。1963年11月,在經過復興黨人的派別大混戰之後,阿卜杜勒·薩拉姆·阿里夫發動政變驅逐了復興黨人,出任伊拉克總統。在對庫德的進攻又一次失敗後,阿里夫在1964年2月宣布停火,引起了庫德城市激進分子與巴爾扎尼領導的「自由鬥士」之間的決裂。 巴爾扎尼同意了停火併將激進分子逐出了庫民黨。1966年,阿里夫因墜機意外死亡,其兄長阿卜杜勒·拉赫曼·阿里夫繼任伊拉克總統,伊拉克政府為擊敗庫德人進行了最後的努力。然而1966年5月,巴爾扎尼武裝在賴萬杜茲附近發生的Handrin山戰役中擊敗伊拉克軍隊。據說在Handrin山戰役中,庫德人消滅了伊軍的整整一個旅。[21][22]意識到不能得到這場戰爭的勝利,拉赫曼·阿里夫宣布了一個12點和平計劃,但拉赫曼·阿里夫在1968年復興黨發起的政變中被推翻,這一計劃沒有實施。復興黨發起了旨在平定庫德人叛亂的戰爭,然而這場戰爭1969年就結束了,巴格達內部的權利鬥爭和伊朗的壓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蘇聯迫使伊拉克與巴爾扎尼和解,1970年三月,一項旨在明確庫德自治的和平計劃被公布,該計劃將於4年內實施,其中承諾在政府事務給予庫德人更大的權利。[23]儘管如此,在此同時,伊政府在富產石油的吉爾庫克和哈奈根推行了阿拉伯化進程。[24]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巴格達當局解決了其自身內部的分歧,在1972年4月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協定,並重新被阿拉伯世界所接納。而庫德人依舊依賴伊朗的軍事支持,沒有增強自身的軍事力量。
區域自治始於1970年庫德自治區的成立,當時伊拉克政府與庫德人領導人簽署了一項自治協議。自治區包括伊拉克北部的艾比爾、蘇萊曼尼亞、杜胡克三省,以艾比爾為首府,並成立了議會。
1973年,美國與伊朗國王達成秘密協議,通過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秘密資助庫德叛軍與巴格達對抗。1974年,作為報復,伊拉克政府對庫德人開展了一輪新的進攻,並將庫德人驅趕到了靠近伊朗的邊境。伊拉克通知德黑蘭,如果伊朗停止對庫德人的資助,他將願意滿足伊朗的其他要求。在阿爾及利亞總統胡阿里·布邁丁的調解下,伊拉克與伊朗於1975年達成全面和解,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25]協議使庫德人變得無助,而伊朗也切斷了對庫德運動的支援,巴爾扎尼及其支持者逃亡伊朗。幾天後其他人集體投降,叛亂結束。於是伊拉克政府又控制了庫德地區,並通過讓阿拉伯人向吉爾庫克等庫德斯坦地區的油田附近移民的方式推進北部地區的阿拉伯化。[26]阿爾及爾協議簽署後,伊拉克政府對庫德人的一系列鎮壓措施導致了1977年後伊拉克軍隊與庫德游擊隊之間的新的衝突。在1978年和1979年,六百個庫德村莊被焚毀,約二十萬庫德人被驅逐到伊拉克的其他地區。[27]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政府實施反庫德政策,一場事實上的內戰爆發。伊拉克受到了廣泛的譴責,但沒有為其向庫德人使用化學武器等罪行受到嚴厲的懲罰,[28]化武襲擊造成了成千上萬的庫德人死亡。
2017年6月,伊拉克庫德斯坦總統巴爾扎尼宣布將於9月25日就庫區獨立舉行公投,此舉隨即遭到伊拉克中央政府以及土耳其和伊朗等鄰國強烈反對。[29]庫區領導層目前仍堅持如期舉行獨立公投。伊拉克吉爾庫克省議會29日通過一項議案,同意該省參加定於9月舉行的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庫區)獨立公投。這一決定遭到伊拉克政府、土耳其、伊朗、敘利亞等周邊國家反對。[30]最終該公投以92%支持率通過,共有330萬人投票,投票率達72%。[31]
庫德斯坦總共分成44區,當中位於敘利亞的有2區、在土耳其有28區、在伊朗有6區、在伊拉克有6區。他們的名稱分別如下:
地區名稱 | Navê(n) din | 所在國家 | 阿拉伯字母 |
---|---|---|---|
阿勒 | Ağrı | 土耳其 | أغري |
迪亞巴克爾 | Diyarbakır | 土耳其 | ديار بكر |
多烏巴亞澤特 | Doğubeyazit | 土耳其 | دوغبايزيد |
比特利斯 | Bitlis | 土耳其 | بدليس |
賓格爾 | Bingol | 土耳其 | |
吉茲雷 | Cizre | 土耳其 | |
哈卡里 | Hakkari | 土耳其 | |
通傑利 | Tunceli | 土耳其 | |
加濟安泰普 | Antep, Gaziantep | 土耳其 | |
巴特曼 | Batman | 土耳其 | |
埃爾津詹 | Erzincan | 土耳其 | |
埃爾祖魯姆 | Erzurum | 土耳其 | |
瓦爾托 | Gumgum, Varto | 土耳其 | |
哈桑凱伊夫 | Hasankeyf | 土耳其 | |
Koçgirî | 土耳其 | ||
埃拉澤 | Elezîz, Elazığ | 土耳其 | |
卡赫拉曼馬拉什 | Maraş, Kahramanmaraş | 土耳其 | |
馬拉蒂亞 | Gurgum, Malatya | 土耳其 | |
馬爾丁 | Mardin | 土耳其 | |
米迪亞特 | Midiyat | 土耳其 | |
穆什 | Muş | 土耳其 | |
卡爾斯 | Kars | 土耳其 | |
尚勒烏爾法 | Urfa, Şanlıurfa | 土耳其 | |
阿德亞曼 | Adıyaman | 土耳其 | |
錫爾特 | Siirt | 土耳其 | |
舍爾奈克 | Şırnak | 土耳其 | |
塔特萬 | Tatvan | 土耳其 | |
凡城 | Van | 土耳其 | |
阿夫林 | Afrîn | 敘利亞 | |
卡米什利 | Kamişli | 敘利亞 | |
杜胡克\達霍克 | Dohuk | 伊拉克( 伊拉克庫德斯坦) | دھۆك |
蘇萊曼尼亞 | Süleymaniye | 伊拉克( 伊拉克庫德斯坦) | سلێمانی |
埃爾比勒 | Erbil | 伊拉克( 伊拉克庫德斯坦) | ھهولێر |
扎胡 | Zakho | 伊拉克( 伊拉克庫德斯坦) | زاخۆ |
摩蘇爾 | Musul | 伊拉克 | |
基爾庫克 | Kerkük | 伊拉克 | كهركووك |
錫內 | Sanadaj, Senedec | 伊朗 | سنه |
薩蓋茲 | 伊朗 | سهقز | |
烏爾米耶 | Urmiye, Wirmiye | 伊朗 | |
馬哈巴德 | Mahabad | 伊朗 | |
克爾曼沙赫 | Kermanşah | 伊朗 | |
伊拉姆市 | Ilam Province | 伊朗 | ایلام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