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廣東省財政廳大樓,是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著名政府部門建築物,位於北京路北端,大樓為仿西方古典折衷主義風格。首期工程建成於1919年。1949年後成立的廣東省人民政府財政廳,仍延續使用此棟建築。1978年,進行過整體維修。199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以「廣東省財政廳大樓」之名,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將之以「廣東財政廳舊址」之名,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
廣東省財廳所在地在隋初為廣州刺史署,刺史署前的南北大道(今北京路)為時廣州城的中軸線,直達南門。唐代改為嶺南道署(嶺南道中央機關),時官署建築南至今中山四路、北至今正南路北段,為嶺南地區最大官署。
南漢開朝,原廣州都督兼嶺南節度使劉岩,就在督府(嶺南道署)宣布建立南漢王朝,唐都府升格為南漢乾初殿,為南漢政權中心[2]。
宋朝,改為廣東經略安撫使署和清海軍都督府。元代,改為廣東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明清兩代,朝廷在此設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即藩司衙門,簡稱藩署)的官署,為全省中樞機關[1]。其前地稱藩署前,在晚清時是花市所在[3]:
“ | 花市在藩形署前,歲除猶盛。 | ” |
後花市向南延伸,成雙門底花市,有記載道[4]:
“ | 每屆年暮,廣州城內雙門底賣吊鐘花與水仙花成市,如雲如霞,大家小戶售供座幾,以娛歲華。 | ” |
中華民國成立後,於1915年開始在此處建設廣東省財政廳的辦公大樓。建造工程分為兩期,1915年奠基後,歷經四年,首期工程完成,建成大樓首三層。之後的第二期工程完成了大樓的第四、五層與穹頂[5]。
民國十年(1921年)4月13日,孫中山在財廳與國會議員舉行茶話會;4月24日,孫中山在財廳歡迎援閩粵軍凱旋歸來;5月5日,孫中山宣誓就任非常大總統後,在財政廳陽臺檢閱慶祝遊行的隊伍[6]。
1922年6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財政廳舉行新聞記者會,指責陳炯明反對北伐。
財廳大樓整體為仿歐洲古典建築風格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坐北向南,高28.57米、面寬37.14米,平面呈凹形[7]。地下作基座處理,開平緩的旋拱。原一、三層為鋼筋混凝土樓板,二、四、五層木樓板。沿花崗石階梯上二樓,正面大門有仿羅馬多立克式柱,雙柱和方壁柱貫通到三樓簷部。三樓起拱券廊,四樓起雙柱承托簷部。二樓內正中有螺旋形梯,樓頂女兒牆線腳與大樓頂簷沿線相協調。三樓東西兩頭設有陽臺。
1978年進行過加固維修,原木樓板全替換為混凝土樓面,原前廊和東西廊的隔牆均被拆除,外牆的窗換鋁合金鋼窗,外牆正中門頂的山花亦被拆除,外牆改抹水刷石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