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施 辰治(1880年(明治13年)11月13日[注 1]—1953年(昭和28年)9月13日)是日本宮城縣出身的律師及社會運動家。以唯一一位獲得大韓民國建國勳章的日本人而得名。
出生宮城縣牡鹿郡蛇田村(現在是石卷市一部分)的農家。少年時接觸墨子的兼愛思想[2],長大後接受正教會的洗禮 [3]並就讀神田復活大教堂 (東京)附屬神學院,雖然從年輕開始就親近和平主義,但就讀神學院3個月後就遭退學,以後因為對於基督教派派系的托爾斯泰運動產生共鳴而以此為自身之典範並一生持續參與社會運動,宗教上則因為結婚而改信為妻子信仰的日蓮正宗 [4][5]。
最初到東京專門學校(現在的早稻田大學)就讀[6],之後轉學到明治法律學校(現在的 明治大學)就讀, 1902年畢業,22歳時通過判事檢事登用考試,成為候補司法官。之後在宇都宮地方裁判所擔任代理檢察官,但由於不忍起訴某個殉情未遂事件的犯人,因此就任不到一年就辭去候補司法官的工作。
辭去檢察官工作後而改擔任律師,但工作上一直無法步上軌道而只好一直更換事務所。不過在1917年的死刑事件中,成功讓鈴ヶ森おはる殺し事件的被告獲得無罪判決,並因此以刑事律師的身分而成名,1920年時,負責處理250個案件,1天平均要出庭4次 [7]。
以後,除了刑事事件外,也積極參與許多爭議事件、廢娼運動,普選運動等社會問題,但使他名聲大噪的就是在 韓國獨立運動當中,擔任辯護律師。戰前因為替二重橋炸彈事件,朴烈事件,朝鮮共產黨等事件辯護以及關東大地震時發生虐殺韓國人的事件而對當局進行嚴厲的批判,戰後也在評定河原事件,阪神教育事件,平事件,台東會館事件等多數與韓國人有關的事件中進行辯護,因此讓布施在韓國受到很高的評價。2000年2月29日時,在韓國文化放送的1小時節目「PD手帳」中,就以「發掘 日本的辛德勒布施辰治」為題播放。2004年時,韓國政府授與大韓民國建國勳章中的愛族章給他,讓布施成為日本人當中唯一獲得大韓民國建國勳章的受勳者。 在有關普選運動中,布施屬於政治研究會及労働農民黨等左派政黨,1928年第1回普通選舉中,以労働農民黨候選人身分出馬競選而落選[8]。之後以律師的身分為作為同黨,卻受三一五事件影響而遭命解散,並在當時成為非法政黨的 日本共産黨出庭進行辯護,但在1929年,卻被以「不當辯護」為由,遭東京控訴院向懲戒裁判所起訴,1932年遭大審院(現在日本的最高裁判所)判決剝奪其律師資格。隔年所屬的 日本労農弁護士團也遭人檢舉,造成布施成為共同被告中唯一因為違反 治安維持法而受刑的人,並因此在千葉刑務所服刑一年多。
戰後,布施在自己所創的 自由法曹團復活時,擔任顧問。1949年三鷹事件發生,在主嫌竹內景助維持自己的自白時,他就堅持自白是遭人偽造,竹內是無罪的主張,並因此與其他律師產生激烈的衝突而退出。之後主張竹內是無罪而正準備要替他辯護的不久,卻於 1953年9月13日因為癌症病逝。布施葬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常在寺,常在寺中,建立一座刻有他座右銘「生則與民眾同在,死則為民眾而死」的彰顯碑。
作為刑事律師,從處以被告無法接受的刑罰是沒有道德上的效果 [9],死刑是國家為了維持秩序而以恐怖份子自居[10]等觀點而主張廢除死刑。另外受吉野作造的民本主義影響,因此也支持可以代表一般民衆意志的陪審制 [11]。
身為和平主義者而相當厭惡軍人,但對於樸實嚴謹的 乃木希典則是以教育家的身分尊敬他 [12]。
雖然主張要廢除天皇制,但認為作為廣受人民支持的制度並不需要人為的解體[13],只要等到皇室血脈斷絕就會自然消滅[14]。另外對於昭和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以避免 本土決戰的發生,而對他有相當高的評價 [15],因此1946年3月1日時,在皇居外苑舉辦感謝集會[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