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伊朗民兵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斯基(波斯語:بسيج,意即「動員」;正式名稱是Nirou-ye Moqavemat-e Basij,意即「抵抗力量動員」)是伊朗革命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創立的志願準軍事部隊(民兵)屬於伊斯蘭革命衛隊系統,起源於1979年11月緊急徵召,大量參與兩伊戰爭民兵。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12月31日) |
成立時間 | 1979年11月26日[1] 1980年4月30日 (創立)[1] | (法令)
---|---|
創始人 | 魯霍拉·穆薩維·何梅尼[1] |
類型 | 準軍事志願民兵[1] |
方法 | 「為所有相信伊斯蘭革命的憲法和目標的個人創造必要的能力,以保衛國家、伊斯蘭共和國政權,並在發生災難和意外事件時幫助人們」[1] |
領域 | 內部安全、執法、道德警務[1] |
指揮官 | 戈拉姆雷扎·蘇萊曼尼將軍 |
上級組織 | 無 (1980–81) 伊斯蘭革命衛隊 (自 1981 年) |
預算(伊朗曆1395) | ▲ $3.5708億美元[2] |
員工數 (2005) | 90,000 (CSIS 估計)[1] |
志願者數(2009) | 1120 萬(官方數據)[1] 600,000 可用於任務[3] |
目標 | 輔助部隊[1] |
網站 | basij |
戰爭結束後被保留下來,協助軍隊和警察從事維護治安的工作,以及提供社會服務等。巴斯基(至少在形式上)服從和接受來自伊朗革命衛隊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命令,有人形容他們為包括「各地教士控制的團體」("many groups controlled by local clerics")在內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組織集團」("a loosely allied group of organizations"),哈梅內伊則形容其為「伊朗民族最偉大的希望」("the greatest hope of the Iranian nation")和「一棵完美的樹」("an immaculate tree")。2009年10月,穆罕默德禮薩Naqdi接替海珊Taeb任巴斯基指揮官。[4]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巴斯基,只要對宗教虔誠,並維護伊朗伊斯蘭教法政權,就可能成為一名民兵。
新華社記者曾發現幾乎所有伊朗政府公務人員都有巴斯基民兵身分,但平時上下班與軍事無關,然而戰時就要接受動員,所以巴斯基也有一種後備軍系統的功能,和平時還有警察和國內特務的任務[5][需要較佳來源]所以巴斯基可以說是一種效忠哈梅內伊理念的政黨或同好會,構成國內情報網和後備軍網,而擁有此一身份的人也在社會和政府眼中視為忠誠者,於公職和各行各業受到關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