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工人主義(義大利語:operaismo;英語:Workerism),又稱工人左翼,是一種強調工人階級的重要性的政治理論。工人主義在義大利左翼政治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從共產主義者到無政府主義者,義大利的各種左翼政治團體廣泛接受這一思想[1]。
麥可·哈特和安東尼奧·奈格里作為工人主義和自治主義的理論家,引用卡爾·馬克思的觀點為工人主義提供定義:「工人主義建立在馬克思關於資本對工人階級鬥爭的反應的理論之上;工人階級是主動的,資本是反應性的。技術發展:在發生罷工的地方,機器會隨之而來。政治發展:英國的工廠立法是對工人階級爭取工作時間的鬥爭的回應。工人主義將以下觀點視為其基本原理:工人階級的鬥爭先於並預示資本的後續重組。」[2]
工人主義者追隨馬克思,尋求基於對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的調查來奠定他們的政治立場。通過丹尼洛·蒙塔爾迪等人翻譯的資料,他們借鑑了美國詹森-福雷斯特傾向和法國「社會主義還是野蠻主義」小組先前的激進研究。詹森-福雷斯特傾向研究了底特律汽車工業中的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出版了《美國工人》(1947年)、《打卡下班》(1952年)和《工會委員與野貓罷工》(1955年)等小冊子。這些研究被「社會主義還是野蠻」翻譯成法語,並在他們的期刊中分期刊登。他們也開始調查並撰寫在工作場所內發生的事情,他們的案例涉及汽車工廠和保險公司。
《紅色筆記本》(1961年—1965年)及其後續刊物《工人階級》(1963年—1966年),均由奈格里和馬里奧·特隆蒂創辦,發展了工人主義理論,專注於無產階級的鬥爭。
與「工人主義」理論發展相關的是一種基於工作場所組織的實踐,最著名的是「持續鬥爭」,這一運動在1969年義大利的「火熱之秋」中達到高潮。
到1970年代中期,工人主義者的關注重點從工廠轉移到「社會工廠」——工人階級在其社區中的日常生活。工人主義和後工人主義運動逐漸被稱為「自治主義」[3][4][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