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敦酒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富麗敦酒店(英文:The Fullerton Hotel Singapore),為一家位於新加坡中心區、新加坡河河口的五星級精品酒店。其此前稱為浮爾頓大廈(The Fullerton Building)或郵政總局,也是新加坡的一處文化和建築遺產[1][2]。酒店地址位於浮爾頓廣場1號。
浮爾頓大廈的名字來自第一任海峽殖民地總督羅伯特·浮爾頓(Robert Fullerton)(任期為1826-1829年)[3]。1919年,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百年慶祝儀式的一部分,該大廈被授命建造,並由上海的凱司洋行(Keys & Dowdeswell)設計[4][5][6][7][8],該建築公司同時也是新加坡首都戲院、中央醫院的設計者[9]。
該大廈的最北部包括著浮爾頓堡壘,該堡壘式建築始建於1829年,主要用來防禦任何海面上的襲擊。1843年,原刻有13世紀文字的一個砂岩質天然磐石-「新加坡古石」被銷毀後,堡壘得以擴建。一塊沙石的碎片得以搶救並保存在位於史丹福路的新加坡國家博物院中[10]。1874年,堡壘讓給了第一郵政總局和交易所[5]。1920年,建造浮爾頓大廈的計劃浮出水面,但是由於缺少經費,直到1924年2月,工程才得以動土[3][11]。建築總耗資叻幣$410萬,在延遲了數月後,1928年6月浮爾頓大廈竣工[2]。
1928年,新加坡治理官克利福(Hugh Clifford)宣布浮爾頓大廈開張,並沿用羅伯特·浮爾頓(Robert Fullerton)命名[2]。建築主要有五個承租方:郵政總局、交易所、新加坡俱樂部(現在的新加坡城俱樂部)、海運部和進出口部(之後的貿易及工業部)[12],其中亦有商會、一些處理農業、漁業和林業的政府部門在此工作[11]。
作為主要租戶,郵政總局(The General Post Office)在大廈開張的兩周後就搬進浮爾頓大廈。郵政總局占有樓下的兩層樓:包括郵政大廳、辦公室和整理室。大廈中有郵筒,可直接把信件由帶式運輸機送往地下室,並派送到整理室中。地下室為一條位於浮爾頓路下的35米長的行人隧道,直接連通到碼頭。郵件經此寄往海外,或由船舶上取件送抵郵政總局[2][3]。
專營的新加坡俱樂部通過出租建築物上層樓層,為其成員提供需求與舒適。在這些房間中,會員可以享有餐飲、品酒、商談、桌球、撲克等娛樂設施,位於閣樓層的臥室還為會員提供住宿。1961年,新成立的經濟發展局把新加坡俱樂部從浮爾頓大廈中趕走,以騰出更多地方給經濟發展局和更多的政府辦事處。隨後俱樂部遷往新加坡哥烈碼頭(Collyer Quay)的克利福樓(Clifford House),然後再遷抵接近駁船碼頭(Boat Quay)的海峽商行大廈[13][14]。
1942年,英國向日軍投降前的最後幾天,浮爾頓大廈被用作醫院,內有手術室救助受傷的英國士兵[15]。在新加坡日佔時期,總督珊頓·托馬斯爵士(Shenton Thomas)和夫人在新加坡俱樂部房間內尋求庇護[14]。在浮爾頓大廈中,白思華(Arthur Ernest Percival)和湯姆斯還討論了投降日軍的可能性[3]。隨後,浮爾頓大廈成為設在新加坡的日本軍事當局總部[2]。
1970年至1995年,新加坡稅務署使用浮爾頓大廈作為其總部大樓。1996年3月,新加坡郵政總局撤出大樓。由公共工程局領導的大廈內部改建工程也於1985年展開[2][7]。1997年,香港信和置業有限公司從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手中獲得浮爾頓大廈。它花費了大約新幣$3億元,使大廈改建為酒店,並在浮爾頓路對面建造一個綜合商廈:「富麗敦一號」。裝潢工程於2000年12月8日宣告竣工。2001年1月1日,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宣布富麗敦酒店成立[16][17]。
位於居民區和中心商務區的三明治狀地產,連同一個地下道及海邊場所都一併賣予富麗敦酒店,這兩個部分由一個空調行人道連接[8]。為了確保歷史性的浮爾頓大廈能夠繼續從濱海灣可見,市建局制定了一個浮爾頓一號馬路對面的建築物高度要求。這也確保了在富麗敦酒店的客人能夠通暢地瀏覽海景[17]。
浮爾頓大廈為灰色的阿伯丁花崗岩式建築,占地面積為41100平方米(442400平方英尺),其牆面相對高度為36.6米(120英尺)。建築物呈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並有槽形的多立克柱廊。其帶有皇家紋章和各種紀念的宏偉門廊設計出自義大利米蘭雕塑家卡瓦列·魯多夫·諾里(Cavaliere Rudolfo Nolli)之手。最初建築由五個不同方位的門面組成,每一個都由多立克柱支撐。14個電梯服務四個樓層外加一層地下室[2]。中空的筏式地基單元最初由20世紀20年代原承建商設計,用以節省成本[5]。
1998年至2000年的浮爾頓大廈修復工程,是世界上少數涉及用作公共設施的建築保護項目之一[11]。61位建築師,與香港民主黨顧問們一道,從事了此項轉換成擁有400間房的豪華酒店工程[6]。酒店房間的設計者為赫希貝德納聯合設計顧問公司(Hirsch Bedner Associates)[9][16]。
在重建過程中,該歷史建築物中最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得以保留和恢復。市建局負責協調各項保護工作,並有權力要求該建築新業主必須遵守某些規定。原先建設的一些特徵必須得以忠實地恢復。其中包括郵政總局的地下畫廊,以及多立克柱、海峽俱樂部撞球室。郵局畫廊已不再存在,但已被細分為一個酒吧、餐廳和酒店大堂。海峽俱樂部撞球室則被保存,儘管沒有了以前的木鑲板[6]。
該建築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立柱和高天花板陽台得到保留。水刷石(Shanghai plaster)制嵌板也得已恢復。在浮爾頓大道下,原用於傳輸信件的隧道也得以保留[6][15]。
作為浮爾頓大廈的歷史建築之一,浮爾頓燈塔主要用於引導到港船舶。浮爾頓燈塔位於浮爾頓大廈頂端,為一座旋轉性燈塔,光照度數為540坎德拉,可視範圍達到29公里(約15.7海里)。它於1958年安裝以取代拆毀的福康寧燈塔(Fort Canning Lighthouse)[3][4][15][16]。
當大廈的外牆得到保護的同時,建築師們把大廈內部成功地改建成一個五星級酒店。酒店的四層是原二戰期間英國總督與英國軍方商談投降日本的地方,後被改建為獨特的休息室。房間上方為呈桶拱形狀的方格天花板,這在新加坡的室內建築中獨一無二[15]。在空調出現前,浮爾頓大廈通過通風豎井等建築裝置進行自然通風,此為新加坡最大及最後一例的該類建築。隨著空調的普及,空氣井已經廢用[6]。富麗敦酒店現在為兩列平行的客房,環繞著酒店的中央三角形中庭。一列面朝著海港和商業中心區的高樓大廈,內圈的房間則可看到建築物的中心庭院[5][8][11]。
內部的建設工作主要為加固橫梁和立柱,外部的建築則是翻新重塑外觀模式[11]。
儘管在翻修工作前的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筏式地基仍處於良好狀態,從鄰近的新加坡河的水已慢慢滲入一些地基樁,也淹沒了舊地下室的一些部分。因此,一個新的預製混凝土平台被建於地基樁上,並增加了防水設施,樁型支柱建築現在放置於該平台上。工程隊安裝了5排水泵集合,用於抗衡河水慢滲。由於建築坐落在岩石的基礎,所以沒有額外的打樁必要[5][11]。
新加坡富麗敦酒店擁有400間客房和套房。這些房間或者可俯瞰天井前廳,或者可看到新加坡市區中心的天際線、新加坡河河畔廣場、或濱海灣[18]。酒店有一個25公尺長的戶外大游泳池,健身中心和豪華的溫泉浴場。酒店還設有5個餐飲場所。對一些商務旅客,酒店還設有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金融中心,提供財政報道及全球新聞的彭博專業服務。此外還有15間會議設施[18]。
富麗敦酒店贏得了諸如康德納斯旅行者(Condé Nast Traveler)金榜獎等主要旅遊獎[18]。2001年7月18日,酒店收到了市區重建局頒發的建築遺產獎,以表彰其成功地修復了此前浮爾頓大廈建築風格[6][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