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讚(363年—448年),字奉國上谷郡昌平縣(今北京市昌平區)人,前秦、北魏官員。

生平

寇讚原本是上谷郡昌平縣人,家族因為避難遷徙到馮翊郡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父親寇修之是前秦東萊郡太守,弟弟寇謙之有道術,魏太武帝拓跋燾很敬重寇謙之,就追贈寇修之安西將軍、秦州刺史、馮翊公,賜給命服,諡號哀公,詔令秦雍二州為寇修之墓前立碑。又贈予寇修之母親為馮翊夫人。寇讚宗族中追贈太守、縣令、侯、子、男的有十六人,有七人做太守,五人做縣令[1][2]

寇讚年輕時以清靜嚴肅而知名,他身高八尺,儀容嚴肅端莊,不合禮儀的事情不做。前秦苻堅僕射韋華雍州的顯達,雖然與寇讚年紀有差異,但一直對他另眼相看。韋華擔任馮翊郡太守時,徵召寇讚為功曹,寇讚後升任襄邑縣縣令。姚泓後秦滅亡後,秦雍一帶的人民一千多家推舉寇讚為首領,歸順北魏魏明元帝拓跋嗣任命寇讚為綏遠將軍魏郡太守。之後,秦雍之地來投奔河南郡滎陽郡河內郡的民戶達到一萬多家,寇讚被任命為安遠將軍南雍州刺史、軹縣侯,北魏設立南雍州的郡縣安撫百姓,在洛陽建立治所。寇讚善於招撫懷柔,流民因此背負幼兒遠道而來,是之前人數的三倍[3]。寇讚被賜予河南公的爵位,加號安南將軍,兼任護南蠻校尉,仍為南雍州刺史,劃分洛州豫州僑郡擴充南雍州。寇讚雖然官高爵重,但是待人以禮從不厭倦[4][5]

寇讚還未顯貴時,曾經到相面人唐文那裡相面,唐文說:「你前額上的黑痣被頭巾遮住,應當官至地方長官爵封公爵。」到寇讚顯貴後,唐文以百姓的禮節拜見,說:「明公還記得我過去的話嗎?那時只知道你將會顯貴,然而不能知道自己會做你的州民。」寇讚請唐文坐下說:「昔日您預言杜瓊不得做主管官吏,人人都不以為然。等到杜瓊被選為盩厔縣縣令,您仍然說與面相不和,而杜瓊果然因為急病,還未到任就死了。昔日魏舒看到主人的兒子死了,知道自己必定位至公爵,我常因為你對杜瓊的預言靈驗,也沒有喪失對這件事的期待。」寇讚於是賜給唐文衣服和良馬。寇讚在南雍州做了十七年刺史,於公於私都獲得了很好的聲譽,因為年老上表請求退休。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寇讚去世,虛歲八十六,遺囑喪事從儉,用平常身著的服裝入殮,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他哀悼惋惜。寇讚諡號為宣穆,兒子寇元寶承襲了爵位[6][7][8]

家族

父親

  • 寇修之,前秦東萊郡太守,北魏追贈安西將軍、秦州刺史、馮翊哀公

兄弟

夫人

  • 天水楊氏,本州都別駕楊壽之女[9]

子女

  • 寇元寶,北魏豫州別駕、河南公
  • 寇虎皮
  • 寇臻,北魏弘農郡太守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魏書·卷42》,出自魏收魏書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