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遊戲》(英語:Ender's Game,又譯《安德的遊戲》、《致命兒戲》[2])是一部於1985年出版的軍事科幻小說,由美國作家歐森·史考特·卡德所著,劇情設定於不久的未來,人類面臨因類似昆蟲而被稱為蟲族的外星生物的毀滅性威脅,於是人類聯合起來,對蟲族進行孤注一擲的反擊。為了指揮這場戰役,人類在地球上尋找具有軍事天才的少年,並且送到國際艦隊(International Fleet)去接受軍事訓練,期望他們中有一個人能成為理想的指揮官。
戰爭遊戲 Ender's Game | |
---|---|
作者 | 歐森·史考特·卡德 |
類型 | 軍事科幻 |
系列 | 《戰爭遊戲》系列 |
語言 | 英語 |
發行資訊 | |
封面設計 | 約翰·哈里斯[1] |
出版機構 | 托爾圖書 |
出版時間 | 1985年1月 |
出版地點 | 美國 |
媒介 | 印刷 |
頁數 | 384 |
所獲獎項 |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百佳科幻奇幻小說[*]、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系列作品 | |
續作 | 《亡靈代言人》 |
規範控制 | |
ISBN | 0-312-93208-1 |
OCLC | 23355613 |
該小說原本只是一部短篇小說《戰爭遊戲》,並發表於1977年8月份的《模擬:科幻與現實》雜誌上。此後,卡德陸續發表了一些續作和平行作品,構成了一系列的科幻小說作品。卡德在1991年出版小說的修訂版,除了修改語句和內容外,也更新了一些涉及現實的政治內容,以便更準確地反映時代;如蘇聯的解體。
該小說收穫許多主流書評的正面評價,但其暴力元素遭到詬病。《戰爭遊戲》也曾成為軍事組織的推薦選書,如美國海軍陸戰隊。《戰爭遊戲》榮獲1985年星雲獎及1986年雨果獎兩項大獎的最佳小說獎。
《戰爭遊戲》的續集包含《亡靈代言人》、《屠異》、《意念之子》及《安德的流亡》,講述安德在後續旅程中到達銀河裡各個不同的世界。此外,而後的中篇小說《安德的禮物》和《戰爭遊戲外傳:安德闇影》之背景皆設在最原始的時期。同名改編電影由蓋文·胡德執導,阿薩·巴特菲德主演並詮釋安德,電影於2013年10月上映。卡德擔任該片的製片人,同時也在其中客串配音。《戰爭遊戲》也被漫威漫畫改編成了漫畫。
劇情大綱
故事發生在未來,當時地球已經一次遭遇過蟲族的進攻,國際艦隊認為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天資聰穎的孩童,自幼便送到國際艦隊訓練兒童的太空站(「戰鬥學校」)進行訓練,把他們塑造成軍事奇才,人類方可有存活的希望。[3]
主角安德魯·威金,綽號安德(Ender,有「老么」[4]或「終結者」[5]之義),是美國男孩,有一兄一姊。在卡德筆下的未來世界裡,世界由於人口過多,因而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三胎以上是絕對不允許的。[6]安德的父母生下安德的哥哥彼得(Peter)和姐姐薇倫泰(Valentine)時,國際艦隊發現兩個孩子都是神童,但是由於彼得暴戾無情,薇倫泰又過於溫柔,國際艦隊認為他們不能在軍事方面成才,因此特地准許安德的父母生下第三個孩子,即安德。[7]
安德也是個神童,很早就表露出他的天才和智慧。他自小就受到哥哥的欺負和折磨,姐姐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安德。[8]同時由於安德才智出眾,因此國際艦隊,特別是戰鬥學校的校長,安德的秘密指導者海魯姆·葛拉夫(Hyrum Graff)上校,相信他是人類的最後希望,在他六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戰鬥學校。[9]
在戰鬥學校裡,安德不但要學習在「戰鬥室」中,與其他學生組成軍隊進行無重力模擬戰鬥[10],同時也要面對其他學生的妒忌、陷害以及各種其他爾虞我詐的行為[11],甚至連教師都在營造孤立安德的環境[12]。因為他在戰略和領導力上的不世天才,也因為教師的嚴格磨練和同儕間的激烈競爭,他在戰鬥學校的進階速度比其他學生要快得多,成績也是名列前茅。[13]
安德首先面對的是新生訓練,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厄萊(Alai),爾後成為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14]不久,校方提前結束了安德的新生訓練,史無前例地讓年僅6歲的學生升級參加「部隊」(Army)。[15]安德加入的部隊名為火蜥蜴(Salamander Army),火蜥蜴的隊長彭佐·馬德里(Bonzo Madrid)是個心胸狹隘、頗有暴力傾向的人,他不斷地欺負、排擠年幼的安德,不讓他參加訓練或者戰鬥,幸虧同樣在火蜥蜴對中遭到彭佐排擠的女神槍手佩特拉·阿坎尼恩(Petra Arkanian)對安德頗為照顧。在一次戰鬥中,安德違反了隊長彭佐的不得開火的指令,使火蜥蜴反敗為勝,然而結果彭佐不僅向安德拳腳相向,還把安德交易到鼠部隊(Rat Army)。[16]
在鼠部隊,安德結識了丁克·米科爾(Dink Meeker)。在和丁的談話中,丁向安德坦言,他認為蟲族的威脅其實並不存在,國際艦隊為了保住政治權力才設立了戰鬥學校,而戰鬥學校中的兒童被剝奪了他們應有的正常童年,成為了政治鬥爭中無謂的犧牲品。雖然安德不同意丁的論點(事實後來也證明丁克·米科爾的論點是錯誤的),但是安德也因此學到了不應輕易相信他人的言論。[17]
後來安德又轉到佩特拉·阿坎尼恩的鳳凰部隊(Phoenix Army),並且進步奇快,不久便成為全校最佳的戰士。[18]同時,戰鬥學校的網絡中運行的心理遊戲《巨人的毒飲》也對安德進行了心理訓練。這個遊戲程序在某種程度上有自己的自主意識,同時也被憤世嫉俗但是好心的葛拉夫上校操控。[19]
與此同時,在地球上,彼得透過網路,用「洛克」為筆名發表政治觀點,希望能對世界時局有所影響。雖然薇倫泰不完全信任彼得,但還是加入他的計畫,以筆名「德摩斯梯尼」發表與「洛克」相反的觀點。彼得採用薇倫泰的個性,用「洛克」發表較具有同理心的論述,並要求薇倫泰按照他的指示,以「德摩斯梯尼」的身分發表激進且具攻擊性和煽動性的文章。兩人的文章很快就造成一定的影響力,連政府都密切關注。[20]
因為安德的學習速度飛快,校方將他提前提升為新組建的龍部隊(Dragon Army)的指揮官[備註 1]。龍部隊本來是由一群新手所組成,但在安德的帶領,五名分隊長韓慈(Han Tzu)、瘋狂湯姆(Crazy Tom)、伏拉德(Vlad)、蒼蠅牟洛(Fly Molo)、翻斗車(Dumper)的輔佐,和隊中的超凡天才小豆(Bean)的協助下,龍部隊迅速成為百戰無一敗的超級部隊,讓所有學生刮目相看,但同時也招來了怨恨和妒嫉。[22]
安德在學時的第一個隊長,彭佐·馬德里因為嫉妒安德的能力,而試圖謀殺安德[備註 2],不過最後卻演變成安德為了自衛,殺死了彭佐。[24]安德因此經歷了一次心理崩潰,但最後在他的姐姐薇倫泰的幫助下走出了陰影。[25]
在幾個月的法庭審理之後,安德提前6年被提升到位於愛神星的高級指揮學校,跳過了戰術學校和初級指揮學校的學習,開始在電腦上進行和蟲族的模擬戰爭遊戲。[26]同時安德在 學校的一些好友,如小豆、厄萊、佩查、丁克·米科爾、以及龍部隊的五名分隊長,也被派來作安德的屬下。國際艦隊更事先將前一次蟲族戰爭的英雄梅哲·瑞肯送上近光速旅行,延長生命,使他可以成為安德的教官。[27]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擬指揮訓練中,安德和其他的天才兒童們雖然戰無不勝,但是由於訓練嚴格,以及噩夢造成的睡眠不足,使得安德在最後的考試中使用了超級的戰術武器:裝置醫生(Dr. Device)。裝置醫生一旦使用,便會使任何物體化為灰燼,安德為了攻擊敵人的要害,竟然用裝置醫生把敵人的主星球毀滅。[28]
但是安德不知道的是,其實他所指揮的並非模擬考試。在最後一段訓練中,安德實際上在通過超光速的安塞波通訊來指揮真實的戰鬥,他和其他隊友在「訓練」中的勝利其實是人類艦隊對蟲族艦隊的勝利。而在最後的「考試」實際上是人蟲之間的決戰,安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蟲族的母星和所有的蟲族女王完全毀滅。在戰鬥後,安德才發現他始終被國際艦隊利用,最終竟然滅絕了整個蟲族,年僅11歲的他成了亙古未有的大屠殺者,因此陷入又一次心理崩潰。[29]
在蟲族的威脅消失後,地球上的列強馬上爆發了內戰。雖然戰爭只持續了5天,但是人類回歸列強爭霸的形勢已成定局。安德此時不但具有非凡的戰爭天才,而且他也成為全人類的英雄,極易被政治力量利用。[30]因此,他被禁止返回地球,而和他的姐姐薇倫泰等人送上了人類的第一個殖民艦隊,去開發蟲族滅亡後所遺留的星球。他之後成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政府長官。[31]
安德的聲名被人們迅速忘懷,但是他仍舊在殖民地受到尊敬[32]。在前往殖民地的路上,他就已經發現有一些蟲族使用了通心術和他交流,這也是他在高級指揮學校的噩夢的來源。通過蟲族建造的建築和與戰鬥學校的心理遊戲《巨人的毒飲》的關聯,安德了解到,蟲族之戰起源於雙方的誤解和溝通困難,以及蟲族仍有最後一個女王存活了下來。安德寫下並發表一本講述蟲族故事的書《蟲巢女王》(The Hive Queen),署名「亡靈代言人」[備註 3]。
當上地球聯盟大統領的彼得在年老時,透過即時通訊系統與安德聯繫,告訴他自己的人生點滴,希望安德能擔任他的亡靈代言人。彼得死後,安德又發表了一本書《霸主》(The Hegemon),記述彼得的故事,並同樣署名亡靈代言人。之後,安德帶上了在繭中沉睡的女王,和姐姐薇倫泰踏上了尋找適合蟲族復興的和平星球的星際旅程[34]。
創作與出版
美國作家歐森·史考特·卡德在16歲時讀到了俄羅斯美籍猶太人作家以撒·艾西莫夫的小說基地系列,並深受震撼。結合小說內容和兄長的從軍經驗,卡德有了一個想法:要怎麼在微重力狀態下訓練士兵?[35]卡德在後記中寫道,雖然「戰鬥室」的點子已經成形,但他完全不曉得如何找到一個角色、說出一個故事[36]。在多年後,初入文壇的卡德創作了一部短篇小說《戰爭遊戲》,寄給《模擬:科幻與現實》雜誌的班·波瓦(Ben Bova),但波瓦拒絕刊登。卡德之後嘗試了其他幾個管道,最後將故事稍作修改,重新寄給波瓦審核。波瓦同意將其發表於1977年8月份的雜誌上。[35][37]這篇短篇小說獲得雨果獎的提名,得到第二高票[38],並讓卡德榮獲1978年的約翰·W·坎貝爾最佳新作家獎[39][40]。
1984年,33歲的卡德將短篇小說擴展成長篇小說[41]。短篇小說只有簡略介紹了安德在戰鬥學校和高級指揮學校的經歷,而後來的長篇小說則涵蓋更多安德的人生故事。在長篇小說誕生前,卡德寫了一篇草稿,也就是後來的作品《亡靈代言人》[42]。在對《戰爭遊戲》20週年紀念版有聲書,以及1991年出版的最終版本的評論音軌中,卡德表示,將《戰爭遊戲》寫成長篇小說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確立安德的角色,好讓他在《亡靈代言人》中擔任「代言人」[備註 3]的身分[42]。卡德在1991年最終版本的引言中,提到美國史學家布魯斯·卡頓有關南北戰爭的作品也讓他有所啟發[42]。
對於書中的暴力內容,卡德在接受網站《沙龍》採訪時表示,這些內容並不是因為他有過類似經歷,而是與身為一個非暴力主義者有關。卡德說道,「我始終不了解(暴力)這種衝動,我也試著去探索和觀察。(……)我認為暴力本身有時是必要的,但依舊很恐怖。當人們訴諸暴力時,我會嘗試著發掘他們要怎樣對自己交代」。[43]
《戰爭遊戲》於1985年1月首度出版[1]。紙本版上市1年後,該小說的線上版在Delphi上發布,成為當時第一部推出線上版本的科幻小說[44]。
2013年,在接受《猶他新聞》[備註 4]採訪時,卡德表示,「《戰爭遊戲》遠遠不是我最滿意的作品,但是我獲得最大迴響的作品」[41]。
主題
卡德在後記中提到,《戰爭遊戲》是一個有關資優兒童的故事,一個有關軍人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革命宣傳品,甚至有人解讀成一個宗教故事,而且大家對該小說的利用也各有不同。對此,卡德表示,「這些都很合理,因為讀者們都會把自己放進這個故事中,不只是當旁觀者,而是參與者。所以他們不光是透過我的眼睛看《戰爭遊戲》,也是透過他們自己的眼睛」,並說「真正的故事,是讀者們(自己)在心中創造的」。[46]
《連線》雜誌的編者尚恩·史諾(Shane Snow)認為《戰爭遊戲》是一個「講述戰爭和偏見所帶來的重大危險,而且深入人性的故事」[47]。《衛報》的一名編者則覺得,《戰爭遊戲》的主題是「愛、恨、偏見、力量和勇氣」[48]。
反響
大多數評論家給予《戰爭遊戲》正面的評價。《紐約時報》的編者傑拉德·喬納斯(Gerald Jonas)認為,該小說的劇情大綱類似「Z級科幻片」,不過就算題材看似無望,卡德仍將小說元素塑造的相當成功。喬納斯進一步稱讚了主角安德魯·威金的角色發展,「時而可愛時而討人厭,十足是個穿著短褲的縮小版拿破崙」[49]。《科克斯書評》則稱《戰爭遊戲》是一個「單調但令人滿意的兒童戰士故事」,相當迷人,且細節處理的「相當天才」,比卡德過去的長篇文學作品都還「紮實、成熟且具說服力」[50]。美國女記者兼作家唐娜·明柯維茨於2000年表示,《戰爭遊戲》是她最喜歡的書之一[43]。2012年,《衛報》的一名編者表示,「我會向讀者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令人興奮、蘊含深意且劇情難以預測」[48]。《連線》雜誌的編者尚恩·史諾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稱讚《戰爭遊戲》引人入勝的程度讓人「讀到欲罷不能,直到書頁掉光為止」[47]。
《戰爭遊戲》榮獲1985年的星雲獎最佳小說獎[51][52],以及1986年的雨果獎最佳小說獎[53][54],包辦了科幻界最負盛名的兩項大獎[55][56]。此外,該小說也入圍了1986年的軌跡獎[53]。2000年,《戰爭遊戲》名列美國圖書館協會選出的 「百大青少年讀物」名單中[57]。2008年,卡德憑藉著作品《戰爭遊戲》和續作《戰爭遊戲外傳:安德闇影》(1999年)榮獲瑪格麗特·A·愛德華茲獎,表彰他對青少年文學的貢獻[58]。《戰爭遊戲》後來也被收錄進達米恩·布羅德里克的書《科幻:1985年至2010年間的101部最佳小說》(Science Fiction: The 101 Best Novels 1985–2010)[59]。
其餘獎項或榮譽如下:
在2013年6月9日[66]、8月11日[67]、9月1日[68]、9月8日[69]、10月27日[70]、11月3日[71]、11月10日[72]和11月24日[73],《戰爭遊戲》登上《紐約時報》在週末列出的「最暢銷的平裝大眾小說」榜首。
該小說的暴力元素遭到了部分人士的批評。美國科幻女作家伊萊恩·瑞芙認為卡德刻意用安德這個角色來隱喻阿道夫·希特勒,並批評書中的暴力情節,特別是和主角安德有關的部分[74]。不過,美國作家約翰·凱賽爾在他的文章中反駁了瑞芙的批評,寫道「安德解決了他的敵人,而且道德觀依舊純潔無瑕。他什麼錯都沒有」[75]。2014年,作家諾亞·柏拉斯基(Noah Berlatsky)在刊登於雜誌《大西洋》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戰爭遊戲》根本是在聲明「西方勢力拓展和種族清洗」是正當的[76]。除了暴力元素外,卡德也表示,書中對資優兒童的描繪被一些家長批評「不真實」,而簡單易讀的內容也被一些支持深奧晦澀文學的文壇專業人士瞧不起[77]。
專門教育美國海軍陸部隊成員的海軍陸戰隊大學一開始將《戰爭遊戲》列入較低位階學員的推薦閱讀書單中,而後來也將其推薦給候補軍官和海軍學校學員閱讀[78]。《戰爭遊戲》也被海軍陸戰隊的約翰·F·史密特上尉(Captain John F. Schmitt)採用,當作任教科目的教材[79][80]。除此之外,勒瓊營也對《戰爭遊戲》青睞有加,認為其「在教學方式、領導力和道德等方面都給我們上了一課」,並表示,「《戰爭遊戲》一直以來都是推薦書單上的常客」[80]。
北卡羅萊納州阿帕拉契山州立大學沃特加學院的科際整合課程也採用了《戰爭遊戲》為教材,當作「個人解決問題和激發創意」的參考書[79]。除了成人圈外,卡德在後記中表示,《戰爭遊戲》尤其受到兒童們的喜愛,成功引起共鳴。卡德認為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該小說肯定了兒童的特質。他提到,猶他州普若佛市法瑞爾初中圖書館的館員曾告訴他,「《戰爭遊戲》是我們失竊最嚴重的一本書」。[81]
修訂版
1991年,卡德對《戰爭遊戲》進行了小幅修訂,改動的部分包含更正錯誤、修改矛盾之處和修飾文字[82]。另外,在修訂版中,卡德也更新了一些涉及現實的政治內容,以便更準確地反映時代[48];如蘇聯的解體。在後續作品《安德的流亡》(2008年)的後記中,卡德表示,他更改了《戰爭遊戲》第15章的許多細節,好為後續作品鋪路。[83]
後續作品
《戰爭遊戲》出版後,卡德接著發表了多部續集:在《戰爭遊戲》之前構思的《亡靈代言人》(1986年),和《屠異》(1991年)、《意念之子》(1996年)和《安德的流亡》(2008年),講述安德在後續旅程中到達銀河裡各個不同世界的故事。其中,《安德的流亡》部分銜接了《戰爭遊戲》末尾的劇情[41]。此外,卡德也出版了背景設定與《戰爭遊戲》同步的平行中篇小說《戰爭遊戲外傳:安德闇影》(1996年)和《安德的禮物》(2007年),兩者採用不同的角色來敘事,前者是安德的天才隊友小豆[43],後者則是戰鬥學校的另一個學生塞克·摩根(Zeck Morgan,並未出現在《戰爭遊戲》中)[84][85]。
2013年,在接受《猶他新聞》[備註 4]採訪時,卡德表示,「多年來我一直在調整《戰爭遊戲》的故事,第一次是將短篇小說發展成長篇小說,第二次是《戰爭遊戲外傳:安德闇影》,再來就是《安德的流亡》」[41]。
改編作品
《戰爭遊戲》於1985年出版後,許多好萊塢的片商前來叩關,但卡德始終不答應[86]。1996年之後,卡德決定自行創作劇本[87],前後一共進行了六次左右[47]。卡德在受訪時表示,《戰爭遊戲》是不適合搬上大螢幕的,因為有很多安德的內心戲,而且對於那些沒讀過原著的人而言不太好懂[47]。2009年2月,卡德表示,他已經為製片公司OddLot Entertainment(現名MWM Studios)完成了一份劇本[88]。隔年9月,蓋文·胡德簽約執導電影版[89]。2011年4月,據報導,頂峰娛樂將資助該片的製作,並擔任發行商[90][91]。2011年年底,兩位主角安德和葛拉夫上校的演員敲定,分別是阿薩·巴特菲爾德[92]和哈里遜·福特[93]。卡德本人出任該片的製片人[94],同時也在片中以聲音客串[95]。電影於2012年2月底在美國的紐奧良開拍[96],並於2013年11月1日在美國院線上映[97],影評人對該片的評價整體而言褒貶不一[98][99]。該片的全球票房僅1.25億美元[100],對比其高額成本,《綜藝》雜誌將該片列為「2013年好萊塢最大的票房炸彈」[101]。
2008年,據報導,《戰爭遊戲》的電子遊戲正在製作當中[102],標題為《戰爭遊戲:戰鬥室》(Ender's Game: Battle Room),預計以數位形式發行,可在任何提供下載功能的平台遊玩[103]。遊戲由曾製作Xbox Live Arcade遊戲《Undertow》和《闇影帝國》的Chair Entertainment開發。官方透露的遊戲訊息很少,只有提到這款遊戲設定在「安德宇宙」中,並且會以原著中用來模擬戰鬥的「戰鬥室」為重點。[103]2010年12月,據報導,《戰爭遊戲:戰鬥室》的開發作業已經中止,整個計劃被無限期擱置[104]。卡德也曾與Amaze Entertainment簽過有關《戰爭遊戲》改編電子遊戲的合約,但最後並沒有付諸實現[105]。
2008年4月19日,漫威漫畫與卡德宣布,他們將出版《戰爭遊戲》的改編限量系列漫畫,且未來其他的《戰爭遊戲》系列作品也會全部改編成漫畫。卡德表示,此舉是讓《戰爭遊戲》不再只是文字,且讀者能看見畫面的第一步。[106]。2008年年底,首兩套漫畫正式出版,第一套漫畫共有五期,名為《戰爭遊戲:戰鬥學校》(Ender's Game: Battle School),由克里斯多夫·尤斯特創作[107],而第二套漫畫也有五期,名為《安德闇影:戰鬥學校》(Ender's Shadow: Battle School),由麥克·凱利創作[108]。後續漫畫陸陸續續地出版,最新的一套於2012年出版[109]。
卡德後來將《戰爭遊戲》改編成廣播劇《戰爭遊戲不死:全角色廣播劇》(Ender's Game Alive: The Full Cast Audioplay),於2013年由Audible.com推出[110]。該劇共動用了30名配音員,來為100多個角色配音[111][112]。
影響
中譯本
- 奧森·史考特·卡德; 李毅譯. 《安德的遊戲》.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 2003: 共327頁. ISBN 978-753-645-326-5 (中文(簡體)).
- 歐森·史考特·卡德; 許文達譯. 《戰爭遊戲》. 台北: 詠星藝能. 2005: 共378頁. ISBN 986-726-101-1 (中文(臺灣)).
- 奧森·史考特·卡德; 譯者不明. 《致命兒戲》. 星盒子. 2008. ISBN 978-986-83-7744-8 (中文(繁體)).
- 奧森·史考特·卡德; 李毅譯. 《安德的遊戲》. 萬卷出版公司. 2010. ISBN 978-7-5470-1046-4 (中文(簡體)).
- 奧森·史考特·卡德; 李毅譯. 《安德的遊戲》.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 共278頁. ISBN 978-7-5551-0021-8 (中文(簡體)).
- 歐森·史考特·卡德; 尤傳莉譯. 《戰爭遊戲》. 臺灣: 親子天下. 2013: 共415頁. ISBN 978-986-24-1690-7 (中文(臺灣)).
- 奧森·史考特·卡德; 李毅譯. 《安德的遊戲》.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6: 共314頁. ISBN 978-7-5339-4494-0 (中文(簡體)).
備註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