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哈拉人(英語:Amhara people)是東北非衣索比亞的主要哈比沙民族群體,主要分佈在衣索比亞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安哈拉語,屬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現為衣索比亞國語,通用英語。有古老的元音附標文字。安哈拉語的前身稱為「吉茲語」。這一早期語言仍在宗教儀式中使用。信奉基督教。安哈拉人分貴族與平民,前者佔有土地,後者受地租盤剝。
安哈拉人 አማራ | |
---|---|
分佈地區 | |
衣索比亞 | 19,867,817[a] |
美國 | 83 000 |
語言 | |
安哈拉語 | |
宗教信仰 | |
衣索比亞正教會 • 伊斯蘭教 • 猶太教 | |
相關族群 | |
提格利尼亞人 • 提格雷人 • 索馬利亞人 • 貝扎人 • 奧羅莫人 • 阿法爾人 • Agaw • Saho • Gurage • Jeberti [1] | |
註釋 | |
|
1974年廢黜衣索比亞皇帝後,發生較大變化。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居住,按雙親計算親屬,實行長子繼承製。男女均行割禮。主要從事農業,男方兼事畜牧,棉紡、木雕等手工業發達。 總人口約2千2百萬人,佔衣索比亞總人口26.9%[2]
安哈拉人主要分佈在衣索比亞高原中部和北部,衣索比亞東北部。當中安哈拉州是衣索比亞的9個州之一,是安哈拉人的故鄉,首府巴赫達爾。
傳統安哈拉人所居處的環境海拔約七千到一萬四千呎(約兩千一百到四千三百公尺)的高原地區,北緯約九到十四度。肥沃的火山土以及豐沛的雨量還有還有涼爽的氣溫,這樣宜人的氣候讓安哈拉人有穩定的農牧生活。
在二十世紀以前,安哈拉(當時以 amariñña表示)一詞較多被指稱為安哈拉語使用者或者是安哈拉地區(今安哈拉州),而並不是指安哈拉人。一直到了今天,安哈拉人一詞多為外人或是人類民族學家對這一群人的他稱標示,內部的安哈拉人仍多以衣索比亞人自稱。根據衣索比亞民族學者當勞·萊文(Donald Levine)指出,「對使用安哈拉語的謝瓦人(古衣索比亞人)來說,相較於非使用安哈拉的謝瓦人和使用安哈拉語的外地人,前者和他們是比較親近的。」[4] 但是安哈拉語使用者這個群體可能並不能被普遍認同為一個民族,而是偏向於一個超民族[5]現代學者塔克勒‧塔德斯描述安哈拉人:
安哈拉人可以說是一個融合衣索比亞諸多民族的超民族,這樣的一個巨大混合體就像一個巨大的鍋子,當中其他民族一個個融合後成為一個超民族群。而安哈拉語就是這個超民族形成的重要關鍵。但是我們卻很難去找到安哈拉語究竟是哪一族的母語,縱使安哈拉族並不存在,但是掌政之人常常為了營造種族優越主義,所以常常向大眾推廣安哈拉族的存在。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不難稱安哈拉人的存在其是是一種神話。[5]
距今約兩千年前,部分閃米語人,尤其以哈比沙人居多,建立了阿克蘇姆帝國位於今天的厄利垂亞、北衣索比亞甚至抵達葉門及蘇丹
現今所稱的安哈拉在早期是有諸多個自治省所組成的,包括貢德爾、果佳姆、沃羅以及謝瓦。安哈拉人的傳統居住地是現今衣索比亞高原的中間高地。過去兩千年以來,他們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由於高大的山地還有深峻的峽谷,安哈拉人與世隔絕生活在這片傳統地域當中,也因此安阿克蘇姆帝國與外界幾乎互不相影響。安哈拉人所居處的環境海八約七千到一萬四千呎(約兩千一百到四千三百公尺),北緯約九到十四度。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以及豐沛的雨量還有還有涼爽的氣溫,這樣宜人的氣候讓安哈拉人有穩定的農牧生活。然而,由於安哈拉人重軍國主義,政權常偏向擴張領土,所以在衣索比亞的各處都可以看到安哈拉人。
在阿皋人的扎格維王朝結束統治後,西元1270年由所羅門王朝掌控了衣索比亞帝國的政權。十五世紀前葉, 衣索比亞帝國力求能夠與歐洲的王國能夠建立外交關係,希望能與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四世有所通信[6]。1428年,皇帝耶沙克派遣兩名使者晉見西班牙的阿方索五世,阿方索五世也派出了兩名使者,但其派出了兩名使者不幸沒有完成任務。[7] 第一次連續性的接觸關係是在1508年戴維特二世時期,與葡萄牙王國[8]
這項舉動促此了帝國的發展,當時阿達爾王國的伊瑪目阿瑪德揮兵入侵所羅門王朝,葡萄牙派遣了四百兵力以其各式武器協助當時的所羅門皇帝格拉朵沃斯。[9] 這也是第一場葡萄牙王國與鄂圖曼土耳其之間的代理戰爭。
中世紀晚期,安哈拉人以及提格利尼亞語的使用者開始出現分化。安哈拉軍閥開始挑戰提格利尼亞人軍閥主導地位。雖然在帝國時期有許多軍閥出身於安哈拉地區,但在提格利尼亞地區也出現一群不容小覷的軍閥。在十七世紀前半葉的帝國初期,安哈拉人倚貢德爾的勢力占了上風。然而,在接著的群侯分政,皇帝成為有名無實的傀儡,帝國呈現半無政府狀態,而權力轉由奧羅姆人掌控,在這股勢力下安哈拉軍閥的勢力漸漸衰敗。尤赫納斯六世時期,安哈拉人進行復興,直到1889年,他們成功建立了回到謝瓦地區的基礎。
安哈拉人身分的繼承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有許多不同的繼承方法,比如雙向混合繼承的海爾·塞拉西一世。[10] 海爾·塞拉西一世的外祖父是奧羅莫人外祖母是古拉格人,祖父是奧羅莫人、祖母是安哈拉人。以父系繼承原則來看的話:海爾·塞拉西一世屬於奧羅姆人;以姆系繼承原則來看的話:海爾·塞拉西一世屬於古拉格人。但海爾·塞拉西一世卻認為他是安哈拉人,因為來自祖母的安哈拉血統是尊貴的,他也因此能夠繼承皇權。[11]
安哈拉語目前為衣索比亞的官方語言。直到近代衣索比亞的建立,安哈拉人與提格雷人的政治地位才並駕齊驅,但直到1974年以來,大多的衣索比亞帝國皇帝都是安哈拉人。
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居住,按雙親計算親屬,實行長子繼承製。男女均行割禮。
安哈拉人大多居住於高地,主要從事農業,男方兼事畜牧,棉紡、木雕等手工業發達。約有90%從事自給自足的農業生計 在1974年共產軍政府時期前,地主扮演主要的控制生計角色,而佃農負責耕種。在1974年後,生計掌控權從地主轉為政府所有。 主要的糧食作物為大麥、玉米、雜穀、小麥、高粱。另外苔麩,豆類,辣椒,雞豆也是重要的農作。在高原地區一年僅有一穫,但在低地地區一年有機會可以有二穫。另外安哈拉人還飼養了牛、綿羊、山羊等。 根據衣索比亞中央統計局的估計安哈拉州2005年共有9,694,800頭牛(占衣索比亞牛總數的25%)、6,390,800頭綿羊(36.7%)、4,101,770頭山羊(31.6%)、257,320匹馬(17%)、8,900頭驢子(6%)、1,400,030頭騾子(55.9%)、14,270頭駱駝(3.12%)、8,442,240頭豬(27.3%)、919,450窩蜂(21.1%)[12]。
The Horn of Africa encompasses the countries of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 These countries share similar peoples, languages, and geographical endowments.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