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彼得羅·安傑洛·塞基(義大利語:Pietro Angelo Secchi;1818年6月29日—1878年2月26日)是義大利天文學家。
出生於義大利雷久艾密利亞的塞基神父晚年居住在羅馬,於1878年逝世。
他與約瑟夫·夫朗和斐同是恆星分類與天體光譜學的先驅。塞基16歲時,加入了耶穌會,32歲時成為梵蒂岡天文台的主任。經由他對太陽的觀測,發現了太陽的針狀體,他也發現了一顆塞基彗星(C/1853 E1)。
在1858年,他描繪了一幅早期的火星地圖,並將大三角稱為亞特蘭提斯溝,因此他期望斯基亞帕雷利也能使用「canali」(溝)這個名稱,但是塞基眼中的溝與斯基亞帕雷利和羅威爾筆直的火星運河是不同的。
塞基在晚年顯著的重要成就主要在氣象學,這些都是它的摯友,著名的水文學家、氣象學家、作者、海洋學家和天文學家,美國海軍天文台前身的國家天文台第一任所長馬修·芳田·莫里司令官教導的。塞基於1848和49年與來自羅馬的耶穌會士在華盛頓避難,在這兩年中他遇到了馬修·芳田·莫里,並受教於他。
由於這段情誼,經由塞基的媒介,義大利是最早受惠於美國劃時代發現上的國家,在海上的氣象和導航上得到難以估計的利益。
晚年的塞基,很用心的維繫這段情誼:「做為我們相互的友誼」,他的工作,Sui recenti progressi della Meteorologia(羅馬,1861)和莫里於1873年過世時,塞基給了一篇不朽、溫暖且感人的紀念訃文[1]。
塞基神父在天文學的許多領域內都有貢獻。
然而,他感興趣的主要領域是天體光譜學。他發明了太陽攝譜儀、恆星攝譜儀和望遠鏡攝譜儀。他指出在太陽光譜中的一些吸收線是地球大氣層的吸收造成。
從1863年開始,他收集恆星的光譜,累積了大約4,000顆的恆星圖譜。經由分析這些資料,他發現恆星的類型和子類型的數量是有限的,可以將其依照光譜的不同而加以區分。從這一個概念,他發展出有系統的恆星分類:五種塞基分類。雖然他的系統被哈佛分類取代,他仍然是恆星分類原則,即天文物理基本元素的發現者。他辨認出在一些恆星光譜中的碳和基的分子譜帶,使他發現了碳星,並成為他的分類中的一種。
他發明了塞氏盤,用於測量海洋、湖泊和養魚場的水透明度。他研究了羅馬的氣候,發明了「氣象儀」,方便記錄幾類天氣數據。他還研究了極光、閃電的影響和冰雹的成因。他組織了對地球磁場的系統監測,並於 1858 年在羅馬建立了一個磁力觀測站。
塞奇還為教皇政府執行了相關的技術工作,例如監督日晷的安裝以及市政供水系統的維修或安裝。1854-1855 年,他監督了對羅馬阿皮亞大道的精確測量。這項測量後來用於義大利的地形測繪。他監督了教皇國港口 燈塔的建造。1858 年,他前往法國和德國採購必要的投影鏡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