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秦朝最後一任君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子嬰(?—前206年1月),嬴姓,趙氏,一說名嬰,劉邦稱其為秦降王[1],後世亦稱其為秦三世,是秦朝最後一位君主。性格仁愛且節制,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位時,子嬰曾為二世殺害兄弟、功臣之事向二世進諫。
胡亥被弒後,中丞相趙高迎立子嬰繼位。子嬰即位五日便設計誅殺趙高,並誅其族。《史記》指之所以誅滅趙高,是因為他企圖招引義軍到咸陽及承諾殺死所有秦朝宗室取而代之,子嬰得知就先下手殺死他。《趙正書》則指趙高為章邯所殺。劉邦進入關中,子嬰向劉邦軍投降,秦朝正式滅亡。不久,項羽亦率軍抵達關中,殺死子嬰及秦諸王子、宗族等。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駕崩,趙高與李斯發動沙丘之變,賜死始皇的長子扶蘇,也處決中尉蒙恬、蒙毅等人,立幼子胡亥為皇帝,即秦二世,二世並任命趙高為郎中令。秦二世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又欲剷除自己的兄弟姐妹,焚毀律令及故世之藏。又欲起屬車萬乘以撫天下,說:「且與天下更始。」子嬰進諫秦二世說:「不可。臣聞之:芬茝未根而生凋香同,天地相去遠而陰陽氣合,五國十二諸侯,民之嗜欲不同而意不異。夫趙王遷殺其良將李牧而用顏聚,燕王喜而用軻之謀而背秦之約,齊王建遂殺其故世之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終以失其國而殃其身。是皆大臣之謀,而社稷之神零福也。今王欲一日而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之:輕慮不可以治固,獨勇不可以存將,同力可以舉重,比心壹智可以勝眾,而弱勝強者,上下調而多力壹也。今國危敵比,鬥士在外,而內自夷宗族,誅群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秦二世最終未能聽從,仍按照自己原有的想法,殺死了中尉蒙恬等人,並立趙高為郎中令,出遊天下。[3][4]
秦二世三年,秦二世又對左丞相李斯起了殺機。李斯為表無罪多次向二世上書,但秦二世都沒有聽從,仍想要殺死李斯。子嬰進諫曰:「不可。夫變俗而易法令,誅群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使以法縱其欲,而行不義於天下臣,臣恐其有後咎。大臣外謀而百姓內怨。今將軍章邯兵居外,卒士勞苦,委輸不給,外毋敵而內有爭臣之志,故曰危。」但秦二世仍未聽從,李斯最終被腰斬,夷滅三族。趙高被秦二世任命為中丞相。[5][6]
秦二世三年八月,中丞相趙高知道自己已位高權重,以指鹿為馬排除異己後,派女婿咸陽令閻樂發動望夷宮之變,逼迫秦二世胡亥自殺。[7][8][9]
胡亥自殺後,趙高拿皇帝印璽打算自立,左右夥伴、百官都不服從;要上殿登基時,大殿地震三次,彷彿要崩塌,趙高於是知道天意、群臣都不服。同時,趙高也派使者聯絡攻破武關的關東起義軍首領劉邦,約定與關東諸侯共同瓜分秦國,自立為王,但遭到劉邦拒絕。趙高於是召集秦朝群臣和諸公子,打算立公子子嬰為王。趙高認為山東六國都已經復國,秦國疆域日益縮小,稱帝徒有虛名,應像過去一樣稱王,子嬰於是在趙高和群臣的迎立下登基,為秦王子嬰,隨後秦二世以庶民之禮,埋葬在杜縣南面的宜春苑中。[10][11][12]
趙高讓子嬰齋戒,然後準備到宗廟祭拜祖先,接受傳國玉璽。子嬰齋戒了五日和其二子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弒殺秦二世,恐怕群臣誅殺他,就假裝以大義為名立我為王。我聽聞趙高和關東諸侯有約定,由他消滅秦國宗室,然後在關中稱王。現在使我齋戒,參拜祖廟,此是想趁我在祖廟時殺死我。我就稱病不行,丞相一定親自來我此處,來就趁機殺死他。」趙高多次派人催促子嬰前往,子嬰堅決推辭,趙高果然親自來請子嬰,說:「國家大事,你奈何不親自前往呢?」子嬰就在齋戒的宮室裡派宦官韓談刺殺了趙高,同時下令誅滅趙高三族,在咸陽示眾。[13][14][15]
秦王子嬰元年十月,劉邦的軍隊攻破武關,到達灞上,兵臨咸陽時,派人勸子嬰投降。此時群臣百官都背叛了秦國,子嬰於是和妻子和兒子用繩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駕駛的白色馬車,身著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裝束,並攜同包括玉璽和兵符在內的皇帝御用物品,在軹道親自到劉邦的軍前投降。子嬰在位三個月凡46日,秦朝滅亡。子嬰投降後,劉邦的部將提議處決子嬰,但劉邦拒絕,將子嬰交給了隨行的吏員看管。[16][17][18]
一個多月後,項羽亦率領大軍到達關中。劉邦的部將曹無傷向項羽稱劉邦將以子嬰為相而自立為關中王,結果項羽設下了鴻門宴。項羽進入咸陽後,殺死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並在咸陽屠殺,火燒秦宮室,擄掠秦宮的女子,分了秦國的珍寶貨財給諸侯。[19][20]
子嬰死後,其埋葬地點一直不詳。2007年,被譽為「秦兵馬俑之父」的考古學家袁仲一指出,在秦始皇陵園旁新發現的「秦陵第二大墓」,是座相對獨立的陪葬墓園,其墓主很可能是子嬰。[21]
根據《史記》所述,賈誼認為子嬰是使秦朝完全滅亡的人物。他在《過秦論》中認為:只要子嬰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規中矩的輔佐,秦仍可保守關中地區。司馬遷本人在《秦始皇本紀》亦贊同賈誼之論。[22]
東漢史家班固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秦二世駕崩時,秦朝僅餘數日,即使有周公旦之材,秦朝已不可救;子嬰雖然無能為力,但誅殺趙高已證明他已盡力完成自己能做之事,應該同情其志和尊重其義:「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23]
唐書道宣和尚所著的《廣弘明集》引用南朝梁道士陶弘景《陶隱居年紀》記載,子嬰被諡為殤,是為秦殤帝。[24]然而秦始皇帝已經廢除諡法,以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稱之;所以此稱呼僅為後世假設秦朝如果有諡號制度之見解。[25]
子嬰的身世尚無定論。
最早記載子嬰事跡的《史記》,對子嬰其人,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這幾種說法當中,以第一說「二世兄子」較為流行。迄今為止,從東漢班固到近現代,多採用這一說法。學界中多數亦支持這一說。就連近幾年修訂出版的《辭海》和《辭源》這兩部著名的大辭典,也都一致認為子嬰是二世兄子,並指出是扶蘇之子。[26]
尚有學者如李開元、馬非百等人提出第四說,論點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