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氏環(circle of Willis[1],Willis' circle)又稱大腦動脈環(cerebral arterial circle),是供應組織的動脈在腦底形成的環狀結構。

Quick Facts Willis環, 標識字符 ...
Willis環
Thumb
Willis環,大腦腦幹動脈的簡圖
Thumb
位於腦底的腦組織和動脈。Willis環位於靠近中間的位置。右側大腦極的和小腦半球的一部分已被移除。
標識字符
拉丁文Circulus arteriosus cerebri
Circulus Willisi
MeSHD002941
TA98A12.2.07.080
TA24516
FMAFMA:50454
格雷氏p.574
解剖學術語
Close

威利氏環由大腦前動脈頸內動脈大腦後動脈及前、後交通動脈連接形成的「動脈環」,使頸內動脈系統與椎基底動脈系統間相交通。兩側大腦前動脈之間以前交通動脈相連,大腦中動脈與大腦後動脈之間以後交通動脈相連,連成不規則的七邊形動脈環。

威利氏環是由英國醫師托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1621–1675)命名[2]

解剖特徵

組成

Willis環由下列動脈組成[3]

此外,供應腦組織的基底動脈大腦中動脈有時也被認為是Willis環的一部分[4]

生理意義

Willis環可以對供應腦組織的動脈進行血液調配,防止腦血液循環的過剩或不足。當組成Willis環的某一動脈或某一部分出現阻塞或者狹窄,可以通過調節其他血管的血流量彌補缺少的部分,保證腦的血流灌注,避免出現缺血的症狀,維持腦的營養和機能活動[5]

解剖變異

Willis環存在大量的解剖變異情況。在一項對1413個大腦的解剖研究中,只有34.5%的對象擁有經典的Willis環解剖結構。大部分解剖變異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大腦後動脈近端部分狹窄,而其同側後交通動脈增大,使得頸內動脈供應後腦組織。另外一個常見的解剖變異是前交通動脈變成一條大血管,而單一一條頸內動脈供應兩條大腦前動脈[6]

組成血管的起源

Thumb
腦血管造影顯示的椎基底動脈和後腦血液循環前/後供血情況,以及Willis環及其一條供應血管的後視圖。

左、右頸內動脈分別起自左、右頸總動脈

後交通動脈在頸內動脈分出終末支(即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腦動脈)之前不遠處分出。

左、右大腦後動脈起源自由左,右椎動脈組成的基底動脈。椎動脈又起源於鎖骨下動脈

前交通動脈連接左、右兩條大腦前動脈。

所有動脈都和Willis環大腦皮質和中間分支有關。中間分支負責供應Willis環內部即腳間窩。皮質分支根據它們供應的部位命名,由於它們對Willis環沒有直接影響,這裡僅作簡略介紹。

病理狀態

鎖骨下動脈盜血症候群

Willis環組成血管血液供應不足可以導致腦血流灌注減少[7][8]。如鎖骨下動脈盜血症候群的患者,鎖骨下動脈或頭臂干椎動脈起始處近端部分狹窄或閉塞,由於虹吸效應,可以「偷竊」Willis環的血液使其流向上肢,患者可以出現頭昏、眼花、噁心、嘔吐昏厥等腦供血症狀。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