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2012年开播美国电视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女孩我最大》(英語:Girls)是一部美國的電視影集,於2012年4月15日在HBO頻道首播。由莉娜·丹恩創作並主演,《女孩我最大》是以住在紐約市的一群年輕人好友為中心展開的劇情喜劇。影集的背景與主要角色設定是取材自丹恩的真實生活經驗[4]。
女孩我最大 Girls | |
---|---|
類型 | 喜劇 |
開創 | 莉娜·丹恩 |
主演 | 莉娜·丹恩 愛麗森·威廉斯 潔米瑪·柯克 柔夏·瑪美德 亞當·德萊佛 艾力克斯·卡波斯基 安德魯·藍尼爾斯 |
國家/地區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季數 | 6 |
集數 | 62(每集列表) |
每集長度 | 28-30分鐘 |
製作 | |
製作人 | Peter Phillips Bruce Eric Kaplan Dan Sterling |
執行製作 | 莉娜·丹恩 賈德․阿帕托 珍妮佛·康娜 伊蓮·S·藍翠絲 |
剪輯 | Robert Franzen Catherine Haight |
機位 | 單鏡頭模式 |
製作公司 | Apatow Productions I Am Jenni Konner Productions HBO Entertainment |
播出資訊 | |
首播頻道 | HBO |
圖像制式 | 480i(SDTV) 1080i(HDTV) |
播出日期 | 2012年4月15日 | —2017年4月16日
各地節目名稱 | |
中國大陸 | 都市女孩[1] 衰姐們 |
台灣 | 女孩我最大[3] |
港澳 | 紐約叻女[2] |
外部連結 | |
官方網站 |
住在紐約市的漢娜(Hannah)是一位充滿抱負的年輕作家。自漢娜兩年前從歐柏林學院畢業後,她的父母一直持續提供她經濟上的資助。但某天漢娜的雙親突然從密西根州東蘭辛市來訪,並宣布將停止提供一切經濟上的資助,讓漢娜一人獨立在布魯克林的格林波音特區(Greenpoint)生活。自此漢娜便與她的朋友們一起探索她們二十多歲的人生[7]。 漢娜的朋友們由愛麗森·威廉斯、潔米瑪·柯克、柔夏·瑪美德、亞當·德萊佛和艾力克斯·卡波斯基等人飾演。
莉娜·丹恩在2010年推出第二部長片電影《微型傢俱》(Tiny Furniture),她是該片的編劇、導演並同時演出女主角。《微型傢俱》在各影展中獲得良好的評價,並贏得數座獎項,包括西南偏南節(SXSW)的「最佳敘事長片」,以及2010年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劇本處女作」[8][9]。這部獨立製片電影的成功,讓丹恩得到與賈德․阿帕托合作HBO試播劇集的機會[10]。阿帕托表示他被丹恩的想像力所吸引,並認為《女孩我最大》能讓男性看見「真實的女性」[4]。
故事中主角漢娜遭遇到許多困境,其靈感是來自於丹恩的真實人生經驗;包括被父母切斷經濟援助、成為作家但卻做出錯誤抉擇等[4]。影集中獨特和兼容並蓄的服裝設定風格,是來自於多間紐約的二手服飾精品店,包括布魯克林跳蚤市場(Brooklyn Flea)和潔米瑪·柯克母親開設的「Geminola」[11]。
丹恩曾說到《女孩我最大》反映了一部分在1998年HBO影集《慾望城市》中沒有描寫到的人們。她說道:「影集《花邊教主》是一群青少年在上東城過著上流社會生活,而《慾望城市》則是關於一群已有成功事業和親密好友的女性試圖追求愛情與家庭生活。在這兩者之間有著一處尚未被關注的空洞[4]。」在試播首集中刻意提到了《慾望城市》,這是製作人為了強調《女孩我最大》的出發點是來自劇中角色受到該影集的影響,並決定來到紐約追求夢想[4]。丹恩表示她自己「就像同世代的每一位女生一樣,不停地反覆觀看那部影集[4]。」
身為執行製作人的丹恩和珍妮佛·康娜(Jennifer Konner)是《女孩我最大》主要的負責人(showrunner)[12],而丹恩也是影集的總編劇[13][14]。阿帕托同時也是執行製作人之一[12],影集也以他開設的阿帕托製作公司(Apatow Productions)品牌推出。丹恩獨自或與其他編劇合作撰寫了第一季共十集的劇本,並執導了包含試播首集在內的其中五集[12][15]。《女孩我最大》的第一季是在2011年4月至8月間拍攝。
2013年4月4日,飾演主要角色之一的演員克里斯多佛·艾伯特離開了劇組,根據報導指出他與丹恩在第三季進入製作階段時出現歧見[16]。丹恩在2013年9月6日透過Instagram宣布《女孩我最大》的第三季已製作完成[17][18]。第三季在2014年1月12日首播[19]。
季 | 集數 | 首播日期 | DVD和藍光發行日期 | ||||||
---|---|---|---|---|---|---|---|---|---|
首播 | 完結 | 1區 | 2區 | 3區 | 4區 | ||||
1 | 10 | 2012年4月15日 | 2012年6月17日 | 2012年12月11日[27] | 2013年2月4日[28] | 2014年2月27日[29] | 2012年12月12日[30] | ||
2 | 10 | 2013年1月13日 | 2013年3月17日 | 2013年8月13日[31] | 2013年8月12日[32] | 未定 | 2013年10月23日[33] | ||
3 | 12 | 2014年1月12日 | 2014年3月23日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
4 | 10 | 2015年1月11日 | 2015年3月22日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
5 | 10[34] | 2016年2月21日 | 2016年4月17日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
6 | 10 | 2017年2月12日 | 2017年4月16日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未定 |
在評論集計網站Metacritic上,《女孩我最大》第一季獲得了基於29則評論平均87分的評價[35]。該網站也將《女孩我最大》列為2012年開播的影集中評價最高的作品。《時代》雜誌的詹姆士·龐尼沃茲克(James Poniewozik)大力讚揚了《女孩我最大》,認為影集「生猛、大膽、細膩獨特且豐富,且極度有趣[36]。」《好萊塢報導》的提姆·古德曼(Tim Goodman)稱讚《女孩我最大》是「近年來最具原創性、最一針見血的影集之一。」古德曼在西南偏南節(SXSW)的試映會上看過前三集後,表示影集呈現並傳達了「真實的女性友誼、抗拒成為大人的過程、感情關係間的細微差異、性生活、自我崇拜、身體形象、在現今科技使人彼此疏遠之世界中的親密關係,以幽默和辛辣交織而成,是一份對紐約生活與金錢、當代親子關係的觀察報告[37]。」《紐約時報》的評論也十分正面,並提到「《女孩我最大》或許是千禧年世代對《慾望城市》的反思,但就如同FX的《路易》和HBO的《人生如戲》一般,第一季呈現出了殘酷直接的觀察,同時也無可救藥的詼諧風趣[38]。」
但在眾多的正面讚賞之外,不少評論家也批評了劇中的角色形象。Gawker的約翰·庫克(John Cook)對《女孩我最大》提出了強烈批判,他將影集形容為「一部於關於上流社會人們的孩子和爛音樂和Facebook和認識自己有多難和《Thought Catalog》和傳染性性病和極儘所能不停戲劇化你自己的人生並同時假裝自己深刻了解這種自我戲劇化行為本身的空洞和自戀的電視節目[39]。」女性運動網站Womanist-Musings.com的芮妮·馬汀(Renee Martin)形容影集是「關於一群享受社會特權的乏味女性,並不停哀嚎著被迫對自己絲毫不負責任的人生負責[40]。」
年份 | 獎項 | 類別 | 獲提名者 | 結果 | 備註 |
---|---|---|---|---|---|
2012年 | 第2屆電視影評人選擇獎[41] | 最佳喜劇影集 | 《女孩我最大》 | 提名 | |
最佳喜劇影集女主角 | 莉娜·丹恩 | 提名 | |||
第28屆電視評論家協會獎[42] | 最佳新節目 | 《女孩我最大》 | 提名 | ||
喜劇類個人成就 | 莉娜·丹恩 | 提名 | |||
第64屆黃金時段艾美獎[43] | 最佳喜劇 | 《女孩我最大》 | 提名 | ||
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莉娜·丹恩 | 提名 | 劇集〈She Did〉 | ||
喜劇類最佳執導 | 莉娜·丹恩 | 提名 | 劇集〈She Did〉 | ||
喜劇類最佳編劇 | 莉娜·丹恩 | 提名 | 劇集〈Pilot〉 | ||
喜劇類最佳選角 | 珍妮佛·尤斯頓 | 獲獎[44] | |||
第17屆衛星獎 | 最佳喜劇或音樂電視影集 | 《女孩我最大》 | 提名 | ||
最佳喜劇或音樂電視影集女主角 | 莉娜·丹恩 | 提名 | |||
第65屆美國編劇工會獎 | 最佳喜劇影集 | 影集編劇 | 提名 | ||
最佳新影集 | 影集編劇 | 獲獎 | |||
女性形象網路獎 | 最佳女性撰寫電影或電視節目 | 莉娜·丹恩 | 待定 | ||
最佳女性執導電影或電視節目 | 莉娜·丹恩 | 待定 | |||
皮博迪獎[45] | 《女孩我最大》 | 獲獎 | |||
2013年 | 第70屆金球獎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 | 《女孩我最大》 | 獲獎 |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女主角 | 莉娜·丹恩 | 獲獎 | |||
第65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 最佳喜劇類電視劇執導 | 莉娜·丹恩 | 獲獎 | 劇集〈Pilot〉 | |
藝術指導公會獎 | 半小時單鏡電視劇劇集 | 朱蒂·貝克 | 獲獎 | 劇集〈Pilot〉 | |
英國學術電視獎 | 國際獎 | 《女孩我最大》 | 獲獎 | ||
第65屆黃金時段艾美獎 | 最佳喜劇 | 《女孩我最大》 | 提名 | ||
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莉娜·丹恩 | 提名 | 劇集〈Bad Friend〉 | ||
喜劇類最佳男配角 | 亞當·德萊佛 | 提名 | 劇集〈It's Back〉 | ||
喜劇類最佳執導 | 莉娜·丹恩 | 提名 | 劇集〈On All Fours〉 | ||
喜劇類最佳選角 | 珍妮佛·尤斯頓 | 提名 | |||
2014年 | 第71屆金球獎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 | 《女孩我最大》 | 提名 |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女主角 | 莉娜·丹恩 | 提名 |
《女孩我最大》於2012年4月15日在美國HBO頻道首播[46][47]。影集的前三集曾在2012年3月12日於西南偏南節(SXSW)舉行試映[48]。2012年4月30日,HBO預訂了《女孩我最大》的第二季共10集[14][49]。
2014年1月7日,《女孩我最大》第三季的首映典禮在紐約市林肯中心的玫瑰劇院(Rose Theater)舉行[50]出席者包括模特兒卡莉·克勞斯、凱倫·艾森(Karen Elson)、希拉蕊·羅達(Hilary Rhoda);設計師尼可·米勒(Nicole Miller)、辛希亞·勞利(Cynthia Rowley)、柴克·波森(Zac Posen);以及雜誌編輯安娜·溫特和喬安娜·柯爾(Joanna Coles)和艾米·艾斯利(Amy Astley)等人,典禮後派對在艾倫廳(Allen Room)舉行,由HBO和電影協會(Cinema Society)共同主辦[50]。
國家 | 電視網 | 首播日期 | 來源 |
---|---|---|---|
阿拉伯世界 | OSN | 2012年9月7日 | [51] |
澳洲 | Showcase | 2012年5月28日 | [52] |
比利時 | Prime | 2012年7月18日 | [53] |
巴西 | HBO Brasil | 2012年7月23日 | [54] |
加拿大 | HBO Canada | 2012年4月15日 | |
Super Écran(法語) | 2012年8月19日 | [55] | |
丹麥 | HBO Nordic | 2012年12月15日 | |
DR3 | 2013年1月31日 | ||
法國 | Orange ciné max | 2012年9月18日 | [56] |
芬蘭 | C More | 2012年5月19日 | |
HBO Nordic | 2012年12月12日 | ||
Yle TV2 | 2013年2月8日 | ||
德國 | Glitz* | 2012年10月 | [57] |
匈牙利 | HBO Hungary | 2012年6月5日 | [58] |
冰島 | Stöð 2 | 2012年6月 | [59] |
以色列 | Yes Oh | 2012年5月 | [60] |
義大利 | MTV Italia | 2012年10月10日 | |
紐西蘭 | SoHo | 2012年5月 | [61] |
荷蘭 | HBO Netherlands | 2012年4月16日 | |
挪威 | C More | 2012年5月19日 | [62] |
NRK | 2013年1月22日 | [63] | |
波蘭 | HBO Poland | 2012年7月30日 | [64] |
葡萄牙 | TVSéries | 2012年8月26日 | |
西班牙 | C More | 2012年6月 | [65] |
瑞典 | C More | 2012年5月19日 | [66] |
SVT2 | 2013年2月16日 | ||
臺灣 | HBO Asia | 2012年11月6日 | [67] |
土耳其 | Dizimax Comedy | 2012年11月1日 | [68] |
英國 | Sky Atlantic | 2012年10月22日 | [69]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