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頓·馬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斯頓·馬丁·拉宮達有限公司(英語:Aston Martin Lagonda Limited),簡稱奧斯頓·馬丁,是一家英國的豪華跑車及大型旅行車製造商。該公司在1913年以班福德和馬丁有限公司(英語:Bamford & Martin Ltd.)之名由Lionel Martin與Robert Bamford創立。 1915年,第一輛品牌名稱為奧斯頓·馬丁(英語:Aston-Martin)的汽車組裝完成。該品牌聲稱其專製可行駛於一般道路上的賽車,並因此積極參與賽車活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該公司僅有製成幾百輛奧斯頓·馬丁。
1947年,英國企業家大衛·布朗接手該公司。在某些車款名稱中仍可見其縮寫「DB」。在其經營之下,公司於賽車賽事上獲得積分,車款設定策略亦告成功;但是,由於財務問題,布朗不得不於1972年出售公司。1987年,福特取得其75%股權,並於1994年將其完全收購。[3]
直到1990年代中期其創建80周年時,該公司只生產了約1萬6千輛汽車。其中知名者有出現於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1964年作品《金手指》中的DB5模型,這輛汽車被視為英國文化的象徵標誌。[4]
2007年3月,福特售出其大部分持股予一個由英國賽車公司Prodrive所領導的財團,該公司之領導者為其首席執行官David Richards[5]。2012年12月,義大利私募股權基金Investindustrial簽署合約取得其37.5%股權。該公司透過增資投資1.5億英鎊。[6][7][8]
沿革
1913年,Lionel Martin與Robert Bamford創立Bamford&Martin有限公司。[9] 第一輛名為「奧斯頓·馬丁」的汽車是由Martin在一輛1908年製的Isotta-Fraschini之底盤安裝一個由Coventry-Simplex所生產的四缸發動機組裝而成。由於一戰爆發,英國政府開始徵兵,Lionel Martin入海軍服役,Robert Bamford入陸軍服役,公司就此停產。
一戰後,公司重組並重新使用「奧斯頓·馬丁」的品牌設計了一款新車。1920年,班姆福德離開公司。1922年開始生產跑車,並創造了多項速度紀錄。不過,由於經營管理上的多種原因,該公司於1924年、1925年兩次破產,並最終隨著馬丁的離開於1926年關閉。同年底,幾位投資者接管公司,將其重組為「奧斯頓·馬丁汽車公司」,並於1929年推出一款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 跑車。可惜好景不長,1932年,公司再次出現財政危機。1936年,公司決定將精力放在普通汽車的研製上,但是產量一直不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公司僅生產了約700輛汽車。
1947年,大衛·布朗公司收購了奧斯頓·馬丁公司,該公司的主管大衛·布朗,被稱為「戰後的救世主」。大衛·布朗還整合了拉宮達公司,與奧斯頓·馬丁一起使用相同的技術資源和平台。1950年代,奧斯頓·馬丁開始生產其里程碑式的經典車型DB系列跑車,包括1950年的DB2、1957年的DB3、1958年的DB4、1963年的DB5、1965-1970年的DB6和1967-1972年的DBS及DBS V8等車型。
雖然車型大受歡迎,公司卻時常陷入財務困境中。
1972年,奧斯頓·馬丁公司被伯明罕的一家公司買下,並於1975年再次被出售給北美商人彼得·布拉格和喬治·敏頓。新公司隨後於1977及78年推出了V8 Vantage和Volante車型,1980年推出Bulldog系列。同年,奧斯頓·馬丁收購MG汽車公司,開始生產小型運動跑車。
1987年,福特汽車購得奧斯頓·馬丁75%的股份,並逐漸完全掌控了該公司。1988年,在20年內售出5,000輛後,公司廢棄了老款V8的生產,研發了新型的Virage系列汽車。1992年,該車型的Vantage版本上市,隨後,隨著新款DB7車型的問世,DB系列也開始了新的時代。
1993年福特汽車最終控股奧斯頓·馬丁,將其配置於首席汽車集團中。福特公司投入大筆資金於1994年在英國創建了新工廠。1995年,奧斯頓·馬丁創紀錄性的生產了700輛汽車。1998年,第2000輛DB7誕生;2002年時達6,000輛,比過去生產的DB系列的總和還多。1999年,DB7系列的新成員V12 Vantage問世,並於2001年推出V12 Vanquish的版本。
2003年對奧斯頓·馬丁公司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的底特律舉辦的北美國際汽車展上,奧斯頓·馬丁發布了新款的V8 Vantage概念車,該車重新引入了經典的V8引擎,使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同一年,位於英國戈頓的新工廠成立,成為奧斯頓·馬丁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工廠。還是在這一年,DB9車型面世,取代了十年之久的DB7車型。DB9的敞篷版Volante於2004年的底特律車展中發布。2006年,V8 Vantage投入生產。同樣還是這一年的12月,奧斯頓·馬丁宣布將於2005年重新生產賽車車型。
2007年,英國的賽車大廠Prodrive老闆大衛·理查茲領銜的投資者以4.75億英鎊(約8.48億美元)的價格從福特手中購得奧斯頓·馬丁,英國車廠再次成為私人公司,不過福特仍保留價值約4千萬英鎊的股份。
2014年,日產的執行副總裁安迪·帕爾默被任命為公司的執行長和主席。
2018年至今:於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
在「完成對這家曾長期虧損的公司的轉型後,其估值可能達到50億英鎊(約64億美元)」[10],並宣布全年稅前利潤達8,700萬英鎊(相較2016年的1.63億英鎊虧損大幅改善)後,奧斯頓·馬丁於2018年8月宣布計劃以奧斯頓·馬丁拉共達全球控股有限公司(Aston Martin Lagonda Global Holdings plc)名義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11][10] 公司於2018年10月3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開募股(IPO)。[12] 同年,奧斯頓·馬丁在銀石賽道的斯托賽道(Stowe Circuit)開設了新的車輛動態測試與研發中心,並在倫敦設立新總部。[13][14][15]
2019年6月,公司在聖阿森(St Athan)新建的占地90-英畝(36-公頃)的工廠投產首款SUV車型DBX。[16][17][18] 該工廠於2019年12月6日正式竣工,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全面投產後將僱傭約600人,產能達峰時增至750人。[19][20]
2020年1月31日,加拿大億萬富翁兼投資者勞倫斯·斯特羅爾(Lawrence Stroll)領銜的Yew Tree Overseas Limited財團宣布以1.82億英鎊收購公司16.7%的股份。重組計劃包括通過新股發行注資3.18億英鎊,總計為公司籌集5億英鎊。[21][22][23] 斯特羅爾將接替彭妮·休斯(Penny Hughes)出任董事長。[24][25][26] 瑞士製藥巨頭埃內斯托·貝爾塔雷利(Ernesto Bertarelli)和梅賽德斯-AMG領隊兼CEO托托·沃爾夫(Toto Wolff)也加入財團,分別收購3.4%和4.8%的股份。[27] 2020年3月,斯特羅爾將持股比例增至25%。[28][29][30]
2020年5月26日,奧斯頓·馬丁宣布安迪·帕爾默(Andy Palmer)卸任CEO,由梅賽德斯-AMG的托比亞斯·莫爾斯(Tobias Moers)於8月1日接任,基思·斯坦頓(Keith Stanton)擔任臨時營運長。[31][32] 2020年6月,因COVID-19疫情導致銷量下滑,公司裁員500人。[33]
2021年3月,執行董事長斯特羅爾宣布計劃於2025年推出電動車。[34][35][36] 2022年5月,奧斯頓·馬丁任命76歲的阿梅迪奧·費利薩(Amedeo Felisa)接替莫爾斯出任CEO,羅貝多·費代利(Roberto Fedeli)任首席技術官。[37][38][39]
2020年底,奧斯頓·馬丁陷入爭議,被指控利用報告在英國宣布2030年禁售內燃機車輛後傳播有關電動車的爭議信息,部分媒體稱此事件為「Astongate」。[40] 2020年11月,公關公司Clarendon Communications發布報告,比較不同動力系統的環保影響。報告稱電動車需行駛48,000英里(77,000公里)才能比燃油車減少總體CO2排放,但研究者Auke Hoekstra指出該報告低估燃油車排放且未考慮汽油生產排放,認為電動車僅需16,000–18,000英里(25,700–30,000 公里)即可抵消生產排放。[41][42]
2022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通過7,800萬英鎊股權融資及5.75億英鎊新股發行獲得公司16.7%股份及兩個董事會席位。此次融資後,沙烏地基金持股比例僅次於斯特羅爾Yew Tree財團的18.3%,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持股9.7%。[43][44][45] 2022年9月,中國車企吉利收購公司7.6%股份。[46]
2023年6月,奧斯頓·馬丁與Lucid Motors簽署協議,後者將為其首款純電動車型提供電機、動力總成及電池系統技術支持。作為交換,奧斯頓·馬丁將支付現金並授予Lucid公司3.7%的股權,總價值2.32億美元。[47][48]
2023年9月,Yew Tree財團增持公司股份3.27%,持股比例升至26.23%。[49][50] 2023年10月,公司宣布將攜Valkyrie賽車於2025年重返FIA世界耐力錦標賽及IMSA衛士泰克跑車錦標賽。[51][52]
2024年4月,公司宣布將首款電動車量產計劃推遲至2027年,理由是需要優先完善混合動力車型矩陣以過渡市場需求。[53] 2024年3月,奧斯頓·馬丁任命前賓利CEO阿德里安·霍爾馬克(Adrian Hallmark)為新任執行長,自2024年10月1日起接替費利薩。[54][55]
2024年9月,因中國市場需求下滑,奧斯頓·馬丁發布盈利預警。[56] 同年11月,因Valiant車型交付延遲,公司再次預警並宣布通過發行新股及債務融資2.1億英鎊。[57]
2025年2月,CEO霍爾馬克宣布將首款電動車量產進一步推遲至2030年,強調需優先完成混合動力車型的全面布局。[58] 2025年3月31日,Yew Tree財團以每股70便士的價格購入7,500萬股,注資5,250萬英鎊,持股比例增至33%。[59][60]
車型
-
1967 - 1989年 DBS
-
V8
-
2001年 奧斯頓·馬丁 DB7 Vantage
-
2004年 奧斯頓·馬丁 DB9 coupe
-
DB AR1 roadster
-
V12 Vanquish
-
2003年 DB7 Zagato (coupe)
-
2006年 奧斯頓·馬丁 DB9 Volante (敞篷)
-
2010年 Aston Martin Cygnet
-
1963-1965年 Aston Mart DB5
-
1960-1963年 Aston Martin DB4 Zagato
-
2011年Aston Martin V12 Zagato
-
2009年 Aston Martin V12 Vantage
-
2009年 Aston Martin DBS Volante
-
2012年 Aston Martin One-77
奧斯頓·馬丁車型的命名有時候容易使人產生混亂。一般來說,高性能的車型大多使用Vantage的名字,而敞篷車多使用Volante。
- 1921-1925 Aston Martin Standard Sports
- 1927-1932 Aston Martin First Series
- 1929-1932 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
- 1932-1932 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 Le Mans
- 1932-1934 Aston Martin Le Mans
- 1933-1934 Aston Martin 12/50 Standard
- 1934-1936 Aston Martin Mk II
- 1934-1936 Aston Martin Ulster
- 1936-1938 Aston Martin 2 litre Speed
- 1937-1939 Aston Martin 15/98
- 1939-1939 Aston Martin 2 litre C-Type
- 1939-1939 Aston Martin atom
- 1948–1950 Aston Martin 2-Litre Sports (DB1)
- 1950–1953 Aston Martin DB2
- 1953–1957 Aston Martin DB2/4
- 1957–1959 Aston Martin DB Mark III
- 1958–1963 Aston Martin DB4
- 1961–1963 Aston Martin DB4 GT Zagato
- 1963–1965 Aston Martin DB5
- 1965–1969 Aston Martin DB6
- 1967–1972 Aston Martin DBS
- 1969–1989 Aston Martin V8
- 1993–2003 Aston Martin DB7
- 2002–2004 Aston Martin DB AR1
- 2004–2016 Aston Martin DB9
- 2005– 2017Aston Martin V8 Vantage
- 2016-2023 Aston Martin DB11
- 2023- Aston Martin DB12
- 1977–1989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 1986–1990 Aston Martin V8 Zagato
- 1989–2000 Aston Martin Virage
- 1989–1996 Aston Martin Virage/Virage Volante
- 1993–2000 Aston Martin Vantage
- 1996–2000 Aston Martin V8 Coupe/V8 Volante
- 2001– Aston Martin V12 Vanquish
- 2007– Aston Martin DBS
- 1961–1964 Lagonda Rapide
- 1976–1989 Aston Martin Lagonda
- 1980 Aston Martin Bulldog (concept)
- 1993 Lagonda Vignale (concept)
- 2010– Aston Martin Rapide
- 2010 - 2013 Aston Martin Cygnet
- 2010 - 2011 One-77
- Aston Martin V8/V12 Vantage/Roadster
- Aston Martin DB9/DB9 Volante
- Aston Martin Vanquish
- Aston Martin Rapide
- Aston Martin V12 Zagato
- Aston Martin DB11
- Aston Martin DB12
- Aston Martin DBS Superleggera
- Aston Martin Valhalla
- Aston Martin Valkyrie
- Aston Martin DB3 (1950-1953)
- Aston Martin DB3S (1953-1956)
- Aston Martin DBR1 (1956-1959)
- Aston Martin DBR2 (1957-1958)
- Aston Martin DBR3 (1958)
- Aston Martin DBR4 (1959)
- Aston Martin DBR5 (1960)
- Aston Martin DP212 (1962)
- Aston Martin DP214 (1963)
- Aston Martin DP215 (1963)
- Aston Martin RHAM/1 (1976-1979)
- Aston Martin AMR1 (1989)
- Aston Martin AMR2 (never raced)
- Aston Martin DBR9 (2005-)
- Aston Martin DBRS9 (2005-)
-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Nürburgring (2006-)
-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Rally GT (2006-)
- Lola T70-Aston Martin (1967)
- Nimrod C2-Aston Martin (1981-1984)
- Nimrod C3-Aston Martin (never raced)
- EMKA C83-Aston Martin (1983)
- EMKA C84-Aston Martin (1984-1985)
- Cheetah G604-Aston Martin
流行文化
奧斯頓·馬丁經常出現在詹姆士·龐德系列小說和電影中。在007小說《金手指》中,龐德駕駛的是一輛DB3跑車。1964年,當這部小說被搬上熒幕時,龐德駕駛的是一部銀色的DB5跑車。在1995年的007影片《黃金眼》及1997年的《明日帝國》中,這部跑車更成了他的私人物品。奧斯頓·馬丁系列跑車還在1969年007影片的《女王密使》及1987年的《黎明殺機》中多次出現過。在換用寶馬跑車一段時間後,奧斯頓·馬丁重新出現在007影片《誰與爭鋒》和《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中。[61] 奧斯頓·馬丁也出現在007的最新影片《惡魔四伏》裡,裡面使用的車輛是DB10。
1969年的電影《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中,出現過銀色的DB4 Convertible
羅溫·艾金森主演的電影《豆豆先生》(Johnny English,2003年)出現過一輛DB7
2017年1月8日,在《新世紀福爾摩斯》第四季第二集中,哈德森太太開著奧斯頓·馬丁去找約翰。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