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穆斯島愛沙尼亞語Osmussaar; 瑞典語Odensholm)是愛沙尼亞的一座島嶼,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北部,距愛沙尼亞大陸7.5公里。行政上屬於萊內縣。全島面積為4.8km²。

Quick Facts 奧斯穆斯島, 自然地理 ...
奧斯穆斯島
Osmussaar
Thumb
島東岸的石灰岩峭壁
Thumb
Thumb
自然地理
位置波羅的海
坐標59°17′30″N 23°23′30″E
面積4.8平方公里(1.9平方英里)
長度4.6千米(2.86英里)
寬度1.3千米(0.81英里)
海岸線14千米(8.7英里)
管轄
愛沙尼亞
萊內縣
市鎮萊內-尼古拉
人口統計
人口4(2013年)
Close

蘇聯合併愛沙尼亞前,島上約有130名居民,主要為愛沙尼亞瑞典人。瑞典人定居該島的歷史可追溯數個世紀。現在該島上常住人口僅兩人。[1]

該島現在是自然保護區。

地名

該島的瑞典語名Odensholm(或Odinsholm)來自維京人的主神奧丁,在神話中他葬在該島。[2]愛沙尼亞語的島名詞源不明。

歷史

瑞典人在該島定居的歷史最早可上溯至14世紀,但在18世紀之前該島的歷史記載都很少。[3]該島最早有人居住的時間不明,可能在維京時代即有人定居。[2]該島的人口一直變動不定,如1710年的瘟疫流行據說僅剩數人存活。20世紀該島的人口一直穩定上升,並在1930年代達到了頂峰。據1934年愛沙尼亞政府統計,該島人口131人,除了島上燈塔管理員一家之外均為瑞典人。[4]

1765年在該島北岸首次建成燈塔。1850年翻新。該燈塔於1941年為撤退的蘇軍所毀。現燈塔為1954年所建。

Thumb
擱淺後的馬格德堡號巡洋艦,背景為奧斯穆斯島燈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輕巡洋艦馬格德堡號在該島北端附近擱淺並沉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島上所有居民都被迫離開。1940年六月12日,因該島被作為蘇軍軍事基地,島民被撤至沃爾姆西島[3]1941年,隨著德軍的進攻,該島是最後一處在愛沙尼亞被蘇軍放棄的立足點。1942年,在納粹德國占領愛沙尼亞期間,島民可以回到家園,但接近的蘇軍迫使他們立即永久離開該島。1944年二月,最後46名居民離開前往瑞典[3]

Thumb
十二公里高航拍奧斯穆斯島

1944年9月19日蘇聯芬蘭之間簽署的《莫斯科和平協定》生效後,根據條約第17條規定,芬蘭必須交出所有商業船隻以供盟軍使用。1944年9月末,蘇聯要求芬蘭提供50艘雙桅帆船及50艘摩托艇及同其芬蘭船員一道,於1944年10月2日送至奧斯穆斯島。該隊芬蘭海軍被稱作阿爾霍分遣隊,以其指揮官奧拉維·阿爾霍(Olavi Arho)得名。這支帆船隊的領隊是海軍上尉保羅·洪吉斯托(Paul Hongisto)。帆船及摩托艇被迫執行公務,但船員在公務期間可領取每日250芬蘭馬克的報酬。阿爾霍分遣隊服役於薩雷馬島希烏馬島的蘇軍後勤部,與塔林建立聯繫。[5]

Thumb
Kappelkärre湖及教堂遺蹟

從奧斯穆斯島出發的許多船隻均駛向哈普沙盧的Rohuküla村,以支援蘇軍在莫昂宗德群島登陸作戰中占領的薩雷馬島希烏馬島。10月4日,芬蘭的雙桅帆船將蘇軍士兵、馬匹及大炮運至希烏馬島的Heltermaa,每艘帆船都載有約一個蘇軍步兵連。同日稍晚,芬蘭船隻又接到命令前往薩雷馬島,德軍已從穆胡島撤退至此。1944年10月5日,兩支蘇軍分遣隊及旅團被運送至薩雷馬島上的Triigi村和Taaliku村。[6]

1945年11月7日,最後的雙桅帆船及摩托艇回到了芬蘭。50艘雙桅帆船中9艘因大浪沉沒,另有7艘在戰火中被擊沉,共損失16艘。還有1艘帆船Greta I號於10月4-5日在前往奧斯穆斯島的途中失蹤。10月16日德軍潛艇U-481擊沉帆船Endla號、Dan號及Maria號。10月25日潛艇U-958以魚雷擊沉了帆船Linnea號。8名芬蘭士兵在整個行動中犧牲。其餘的德軍攻擊並未成功。50艘摩托艇共損失22艘,但並未有人員損失。阿爾霍分遣隊於1944年11月2日返回至芬蘭的漢科,結束了他們的使命。[7]

晚至1945年,奧斯穆斯島附近海域仍有德國海軍活動。1945年2月4日,德軍潛艇U-745[8] 為水雷炸沉,1945年2月19日,U-676[9]亦為水雷所炸沉。[10]

在蘇聯時期,該島為蘇聯海軍所利用。原本計劃在此安置一個1200人的單位,但該單位似乎已於1947年被解散,故而之後該島上僅駐紮最多40人的海軍單位。[4]

愛沙尼亞獨立後,島上駐軍於1993年撤出,留下不少軍事建築遺蹟。自蘇軍撤出後,奧斯穆斯島上一直未有居民,直至2001年首次有2人上駐該島。

1996年成立了奧斯穆斯島風景保護區,以保護該島上的地質結構、植被群及鳥類群系。[2]

地理及地質

奧斯穆斯島是愛沙尼亞第14大島。長4.6km,寬1.3km,最長軸線在西北-東南方向。該島坐落於芬蘭灣口,漢科-奧斯穆斯連線被認為是芬蘭灣的邊界。島上海拔最高處為8m。[11]

島上有一半徑8km的隕石坑,稱為紐古朗撞擊坑(Neugrund crater)。島上的巨型片麻岩角礫岩均為該次隕石撞擊形成。

1976年在奧斯穆斯島附近發生了愛沙尼亞記錄上最大的地震,為芮氏4.7級。[4][12]地震導致了島上一些懸崖坍塌及數棟建築損毀。震中在該島的東北方5-7km處,震源深度10-13km。[12]

旅遊

奧斯穆斯島作為旅遊地點於2002年開始被人注意,當年由2000遊客訪問。[13]自後每年夏季都有3000餘人訪問該島。[1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