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國旗是一面由三條橫間所組成的國旗,最上處和最底處都是紅色,中間是白色。奧地利的國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之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3月18日) |
奧地利國旗的來源有不少,而最多的說法是於1192年,公爵雷歐伯德五世帶領十字軍東征時,雷歐伯德五世在阿卡圍城戰之中身穿的白色戰袍被血染成紅色,而中間腰帶的一部份依然是白色。[1]東征返國後,雷歐伯德五世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讚頌,並頒贈紅、白、紅的勳章,表揚他的功勞。而這赤地中白旗也於這時開始使用,在1804年因成立奧地利帝國而停用。
一次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採用原來的三色旗,政府旗幟後來加上了雄鷹。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8/Austrian_Flag.jpg/640px-Austrian_Flag.jpg)
歷代國旗
國旗 | 國家 | 使用 |
---|---|---|
![]() |
奧地利公國 | 1156年-1453年 |
![]() |
奧地利大公國 | 1453年-1685年 |
![]() |
奧地利大公國 | 1685年-1740年 |
![]() |
奧地利大公國 | 1740年-1804年 |
![]() |
奧地利帝國 | 1804年-1867年 |
![]() ![]() |
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 以及 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 |
1867年-1918年(商船旗) 1867年-1918年(正式國旗) |
![]() |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 1918年-1919年 |
![]() |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 1919年-1934年 |
![]() |
奧地利聯邦國 | 1934年-1938年 |
![]() |
奧地利邦 | 1938年-1940年 |
![]() |
奧地利東部邊疆 | 1940年-1942年 |
![]() |
阿爾卑斯與多瑙河帝國大區 | 1942年-1945年 |
![]() |
盟軍佔領奧地利 | 1945年-1955年 |
![]() |
奧地利第二共和國 | 1955年-至今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