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失去的勝利》(德語:Verlorene Siege)是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元帥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個人回憶錄。該書首先於1955年在德國出版,隨後在1956年在西班牙,1958年在英國和美國出版。
失去的勝利 | |
---|---|
原名 | Verlorene Siege |
作者 | 埃里希·馮·曼施坦因 |
類型 | 回憶錄 |
語言 | 德語 |
發行資訊 | |
出版時間 | 1955 |
媒介 | 紙質書 |
歷史學家認為此書可信度低且較具主觀色彩。德國歷史學家沃爾克·伯格曼(Volker Berghahn)評論此書:「它的標題就說明了內容:是希特勒對軍事計畫的獨斷和持續的干預(而非其他原因)導致了德軍對蘇作戰的失敗。」[1]
曼施坦因把普通的蘇聯士兵描繪成勇敢但缺乏有效領導的人,[2](p. 95)他將蘇聯將領們描述為不可救藥的無能。在他的描寫中,東線的德國軍隊是一支戰鬥力極其優越、人員素質優良的部隊,但被僅僅人數眾多的對手穩定地壓制。羅納德·斯梅爾塞(Ronald Smelser)和愛德華·J·戴維斯(Edward J. Davies)在《東線戰場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Eastern Front)中指出,《失去的勝利》這樣說是不負責任的,它使讀者忽略了曼斯施坦因的幾次失誤,例如1943年11月被蘇聯最高統帥部欺騙並擊敗,致使基輔陷落。[2](p. 95)
曼施坦因對其他德國將軍評論不一。一方面,曼施坦因對其南方集團軍群的老戰友評價極高,如倫德施泰特元帥,稱他們具有軍人氣氣概。另一方面,他稱最高統帥部的將領能力不足。曼施坦因為德國的勝利而讚譽,並將每次失敗都歸咎於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2](p. 96)根據曼施坦因的說法,儘管弗朗茲·哈爾德將軍知道希特勒的領導能力是有缺陷的,但他沒有勇氣對此做任何事情。[2](p. 96)
曼斯坦因避免了政治問題,將戰爭視為職業問題。[2](p. 96)他為種族滅絕政權表示遺憾,曼施坦因在《失去的勝利》的任何地方都沒有以道德理由譴責國家社會主義。希特勒僅因錯誤的戰略決策而受到批評。曼施坦因在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失去的勝利」哀嘆時暗示,納粹的勝利將使世界受益。[2](p. 97)曼施坦因錯誤地聲稱自己沒有執行《政委命令》,沒有提及他在大屠殺中的角色,例如在1941年11月在辛菲羅波爾派遣2,000名士兵幫助SS屠殺了11,000名猶太人[3]。
第一篇 波蘭戰役(Der Feldzug in Polen)
第二篇 西線戰役(Der Westfeldzug 1940)
第三篇 東線戰役(Im Kampf gegen die Sowjetuni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