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又稱彌勒殿,是佛教寺院內的第一重殿,殿內正中供奉著彌勒佛塑像,左右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塑像,因此得名。

Thumb
天王殿

天王殿最初多見於淨土宗寺院,中國禪宗本不供彌勒。但兩宋之後中國佛教出現禪淨雙修的局面,天王殿開始出現在大部分中國寺院裡。

布局

天王殿通常都是位列山門殿或者山門之後,是中國漢傳佛教的第一重殿堂。[1]天王殿前後都有門,因此天王殿就成了過殿,信徒常常從前門進入,後門走出來。[1]天王殿前面供奉彌勒佛,彌勒佛後門是韋馱天,四周是四大天王。[2]

供奉

天王殿主要供奉四大天王、彌勒佛和韋馱天。[1][2]

佛教中,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接任者,是未來佛,早期形象是頭戴寶冠,身披瓔珞,手結佛印,相貌俊朗。[2]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浙江奉化有名僧人叫「契此」,體態豐腴,大肚子,肩挑布袋,經常嬉笑著在街市上行乞,人稱「布袋和尚」,他圓寂時留下一首佛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3]後來人們逐漸把彌勒佛塑造成肥頭大耳、咧嘴大笑、坦胸露乳、盤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3]

韋馱天是佛寺的守護神,在中國漢傳佛教寺院,他已經演變成武將形象,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英俊威武。[3]

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居須彌山,穿白衣;南方增長天王,居須彌山琉璃宮,穿青衣,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居須彌山向銀宮,穿紅衣;北方多聞天王,居須彌山水晶宮,穿綠衣。[1]長阿含經》曰:「東方天王為護佛菩提人;南方天王為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為瞿耶尼人;北方天王為護國單越人。」[1]

印度式的四大天王皆著甲冑,東方持國天王,持大刀。南方增長天王,持。西方廣目天王,手持書卷。北方多聞天王手托寶塔,有時另一手持三叉戟日本佛教寺廟多依此造像。

中國式的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持琵琶(或阮琴);南方增長天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持蛇(或龍);北方多聞天王持寶傘(有時另一手持銀鼠)。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