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埔中

香港大埔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埔中
Remove ads

大埔中(英語:Tai Po Central,代號P03)曾是香港大埔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82年設立,1994年定為單議席選區,2023年改制後撤銷。末代區議員為區政聯盟成員區鎮樺,但該議席於2021年7月起已因其辭職而懸空至選區撤銷。

快速預覽 大埔中 Tai Po Central, 國家/地區 ...

範圍

選區位於大埔新市鎮的中心地帶,現時由大埔中心大埔廣場組成,由於大埔中心E區位於林村河以南,所以本區是大埔區議會之中跨越林村河的選區,投票站設於大埔官立中學

沿革

1982年區議會選舉,便設有大埔中選區,讓林村河以北的居民選出區議員,定為雙議席選區,選舉由李炳貴鄧佩達當選。其後因應各個屋苑的發展,選區有所重組,198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在劃出南運路以東為新的大埔東單議席選區之後,大埔中改為單議席選區,範圍有所調整,包括大埔中心大埔廣場大埔頭錦山一帶,選舉由鄧佩達當選。

1988年區議會選舉,因應區內人口增加,定為雙議席選區,選舉由鄧佩達及鄭俊平當選。因應1989年太和邨入伙,199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太和邨錦山一帶改劃為大埔太和雙議席選區,大埔中由屬自民聯鄭俊平和鄧佩達以二千多票打敗區奕明當選。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大埔中選區基於區內的屋苑入伙,帶動人口上升,分拆出大元頌汀舊墟及太湖多個選區後,定為現有的單議席選區。

1994年區議會選舉林村河以北的八號花園翠屏花園、昌運中心、大埔中心大埔廣場組成大埔中選區,結果由港同盟匯點支持的潘鳳來以1,143票多於自民聯鄭俊平的1,070票和自由黨大埔居民聯會鄭天佑的411票而當選。選後港同盟匯點合併成立民主黨,潘氏亦為創黨成員。

1999年區議會選舉,因應頌汀選區人口過少,八號花園翠屏花園、昌運中心劃入該區,同時[林村河]]以南的寶湖花園大埔中心第20至23座及前大埔政府職員宿舍(現富盈門)由大埔墟選區劃入本區。民主黨派出時任新界東立法會議員鄭家富空降本區參選,結果鄭以接近過半數的1,357票打敗另外三個候選人當選。

2003年區議會選舉民主建港聯盟派出譚榮勳挑戰鄭家富,受惠七一效應帶動民主派支持者投票,鄭以2,307打敗譚的971票。

2007年區議會選舉,因應廣福選區人口過少,寶湖花園及前大埔政府職員宿舍(現富盈門)由本區改劃到該區,鄭家富以1,503打敗陳碩邦的1,207票。

2011年區議會選舉,當時人口估算約14,196人[1],其中有7,131位選民,議席由民主黨成員區鎮樺民建聯成員鄭俊平女兒鄭美琳和自由黨成員張志偉爭奪,最終區鎮樺以1,271票擊敗其餘兩人勝出。

2015年區議會選舉,議席由民主黨成員區鎮樺民建聯成員梅少峰和獨立候選人文偉強爭奪,最終區鎮樺以過半票擊敗得其餘兩人勝出。[2]其後因將軍澳都善選區爭議,屬前綫系的區氏於2018年12月退黨[3],2019年5月有關成員組合為區政聯盟,區亦有加入。

2019年區議會選舉,當時人口估算約13,625人,其中有8,326位選民。區政聯盟區鎮樺競逐連任,再次對上民建聯梅少峰,最終區鎮樺以逾三分二票數擊敗梅少峰而連任。[4]2021年7月,區鎮樺辭去區議員職務,其後於2024年3月17日下午4時病逝,終年43歲。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更多資訊 屆別, 議員 ...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更多資訊 政黨, 候選人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