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卜勒環形山(Doppler)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大型撞擊坑,約形成於早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奧地利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安·都卜勒(1803年–1853年), 1970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位於巨大的環壁平原-科羅廖夫環形山南側,西北偏西緊鄰克魯克斯隕石坑;東南偏東坐落著伽羅瓦環形山; 沃爾辛環形山和莫霍洛維奇環形山分別位於它的東南和西南[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2.58°S 159.84°W,直徑101.8公里[3],深度2.9公里[1]。
都卜勒環形山呈多邊形狀且受損明顯,坑壁平緩,環邊緣內外布滿眾多大小不一的撞擊坑,一道峽谷從南到北縱貫整個東側壁,隕坑破損的外壁顯示有一些階地結構的痕跡。環形山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540米[1],內部容積12400公里³[1]。坑內地表崎嶇而不規則,中心偏北坐落著一群中央山丘,東北部衛星坑都卜勒 B附靠在它的北側內壁上;一座已損毀的小隕坑在都卜勒 B的南面形成一條向東南方延伸的寬闊山谷。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都卜勒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都卜勒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B | 11.8° S | 159.4° W | 37 公里 |
M | 15.4° S | 160.0° W | 25 公里 |
N | 16.9° S | 160.5° E | 17 公里 |
W | 11.0° S | 161.7° W | 15 公里 |
X | 10.3° S | 161.3° W | 18 公里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