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側溝(英:Lateral sulcus),亦稱為外側裂側腦溝,是的最為顯著的一個解剖構造。外側溝的分隔大腦三個主要「葉」。外側溝的下方是顳葉,上方是額葉頂葉。其中,額葉位於頂葉的前部。兩者被中央溝分隔。

Quick Facts 外側溝, 標識字符 ...
外側溝
Thumb
紅色顯示為大腦左半球的外側溝
Thumb
腦的底部。外側溝被標註於左上方附近
標識字符
拉丁文fissura lateralis cerebri, sulcus lateralis cerebri
NeuroNames英語NeuroNames49
NeuroLex英語NeuroLex IDbirnlex_1487
TA98A14.1.06.006、​A14.1.09.104
TA254365877
FMAFMA:77801
格雷氏p.819
神經解剖學術語英語Anatomical terms of neuroanatomy
Close

解剖與發育

大腦的兩側各有一個外側溝,大體為對稱。但是多數人類的左側的外側溝較長。外側溝有一些分支。最為顯著的兩個分支包括

  1. 上升支(Ascending ramus),亦稱為豎直支(Vertical ramus)
  2. 水平支(Horizontal ramus)

外側溝的上升支和水平支位於額葉的額下回

從腦發育的角度來說,外側溝是最早形成的腦解剖結構之一。研究表明,外側溝最早形成於妊娠第14周。[1]

別名

外側溝時常被稱為「Sylvian溝」。這是因為Leiden大學的醫學教授Franciscus Sylvius最早對其命名。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