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英語:Typhon missile launcher),是一款由洛克希德·馬丁研發的飛彈發射車[1],發射車由一座去除一半發射器的Mk 41垂直發射系統與一座1.016公尺(40英尺)的集裝箱所組成,編號為「Mk 70 Mod1酬載輸送系統」,由一輛M991拖車負責運輸,可發射BGM-109戰斧巡弋飛彈、RIM-174標準飛彈或MIM-104F PAC-3 MSE愛國者飛彈[2],美國陸軍於2023年開始投入使用;除了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系統外,Mk 70 Mod1酬載輸送系統還在獨立級薩凡納號濱海戰鬥艦上進行了測試,成功發射1枚RIM-174標準飛彈[3][4][5]。
2023年11月18日,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報導,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上將證實,美國陸軍計劃2024年起,在印太地區部署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透過提升遠距打擊戰力,加強嚇阻潛在威脅,確保區域穩定[6][7]。
2024年4月7日,美國陸軍將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部署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北部[8],這是冷戰以來美國首次在海外與亞洲地區部署中程飛彈系統[9][10][11],也是美國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後首次部署此類飛彈發射裝置[12][13]。
7月4日,菲律賓陸軍官方表示飛彈發射系統預計將在9月撤出,返回美國[14],惟路透社報導隨著中菲關係持續緊張,飛彈發射系統將暫緩撤出[15]。9月20日,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伊度亞度·安約證實,暫時不會撤出美國部署在菲國的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16]。
9月7日,據《日本時報》報導,美國以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為由,表達了有意也在日本部署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報導指出,幾個月前,美國以同樣理由已經在菲律賓部署這套飛彈系統[17]。
12月12日,美國海軍為了解決瀕海戰鬥艦先天火力不足的問題,在近期正式服役的自由級南塔克特號濱海戰鬥艦的直昇機停機坪甲板上,安裝了Mk 70 Mod1酬載輸送系統。濱海戰鬥艦(LCS)當初開發時是針對反恐任務為核心設計,因此以高速和模組化為設計重點,但火力比起傳統巡防艦而言較弱,在美國將戰略轉為大國競爭後,濱海戰鬥艦就成為尷尬的存在,但由於大部分濱海戰鬥艦服役年限尚短,且仍持續建造中,因此美國海軍決定將Mk 70 Mod1酬載輸送系統裝在濱海戰鬥艦的直昇機停機坪甲板上強化火力,以濱海戰鬥艦的直昇機停機坪甲板空間應可安放兩到四組Mk 70 Mod1酬載輸送系統,如此一來就可讓濱海戰鬥艦有8~16單元發射器,美國海軍表示,未來將加速為所有濱海戰鬥艦安裝 Mk 70 Mod1酬載輸送系統,讓此系列艦艇擁有更大的戰術運用彈性[18]。
2024年11月15日,菲律賓國防部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表示,菲律賓計畫採購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或是同級中程能力飛彈系統,對於中國政府警告菲律賓勿在錯誤道路越走越遠,他回嗆,全世界都知道誰才走在錯誤道路上[19]。同年12月23日,菲律賓政府正式宣布,將向美國採購自今年4月美菲聯合軍演以來,就一直部署在那裡的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此舉遭到中國政府批評,稱菲律賓政府應「儘早糾正錯誤做法」[20]。
1套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包含以下裝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