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布雷特施奈德(德語:Emil Bretschneider;俄語:Эм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Бретшнейдер,1833年7月4日—1901年5月12日),漢名貝勒,著名俄羅斯漢學家

Quick Facts 貝勒, 出生 ...
貝勒
出生Q18622962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聖彼得堡 編輯維基數據
墓地斯摩棱斯克公墓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 Imperial University of Dorpat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植物學家醫生漢學家地理學家旅行家歷史學家 編輯維基數據
Close
Thumb
古代中國對阿拉伯、阿拉伯屬地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知識
貝勒 1871 倫敦
Thumb
中世紀研究 1888年
俄羅斯公使館醫生
法蘭西學院通訊院士
E.布雷特施奈德醫生著

生平

波羅的海德國人。早年入學愛沙尼亞塔爾圖德語教學的塔爾圖大學攻讀醫學。後出任俄羅斯公使館駐德黑蘭醫生。1866年至1883年間出任俄羅斯公使館駐清朝北京的醫生。

1866年正逢蘇格蘭漢學家亨利·裕爾的《東域紀程錄叢》出版,引起貝勒對漢學的濃厚興趣。但他發現西方漢學包括家亨利·裕爾因不識漢語,很少直接引用中文典籍。當時東正教北京傳道團擁有一個經多年收集因而中西文藏書豐富圖書館。貝勒利用東正教北京傳道團圖書館提供的優越條件,潛心研究中世紀中國古典中外交通史文獻和中國古代藥草和植物學文獻。貝勒還結識當時東正教北京傳道團駐京修士大司祭巴拉第·卡法羅夫倫敦傳道會傳教士偉烈亞力和英國駐華外交官梅輝立(William Fredrick Mayers)等著名漢學家。

著作

Thumb
布雷特施奈德(E. Bretschneider)考訂重排的元《經世大典》地理圖

1870年貝勒在上海發表第一篇漢學論文《扶桑--誰發現美洲 ?》。

1871年貝勒在倫敦發表《古代中國對阿拉伯、阿拉伯屬地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知識》一書,根據《漢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元史》、《明史》及《島夷志略》等中國古代文獻,介紹中國古代關於波斯條枝康國大夏大食摩地那拂菻婆羅門突厥三佛齊報達國哈列國佛郎機呼羅珊天方忽魯模斯阿丹古里婆利林邑赤土丹丹等國家的記載[1]

1875年在上海發表論文:《中世紀中國的西域旅行家紀行》[2]

1881年在上海出版《早期歐洲對中國植物群的研究》[3]

貝勒成為法蘭西學院的通訊院士。

貝勒還將幾種重要的中外交通史中文文獻翻譯成英文,包括耶律楚材西遊錄[4]、《長春真人西遊記[5]常德西使記[6]、《耶律希亮之中亞行程》[7];1888年在倫敦編集成書名為《中世紀研究》出版,這部著作集是他的代表作[8]

紀念

有數種植物的拉丁學名種加詞以他命名,如:

等等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