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納尼 (戲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爾納尼》(Hernani, ou l'Honneur Castillan)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一部亞歷山大詩體的押韻戲劇。
埃爾納尼 | |
---|---|
![]() 觀眾在首演式上打鬥 | |
劇作家 | 維克多·雨果 |
角色 |
|
首演日期 | 1830年2月25日 |
首演地點 | 巴黎 |
原語言 | 法語 |
主題 | 宮廷浪漫 |
類型 | 戲劇 |
設定 | 西班牙宮廷,1519年 |


標題的名字源自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吉普斯夸省的市鎮埃爾納尼。雨果的母親和她的三個孩子,在前往雨果將軍住所的途中,曾在此停留。[1][2]
1830年2月25日,該劇在巴黎的法蘭西喜劇院首演。[3] 今天,它更為人們所銘記的是伴隨著首場演出的對抗,所謂埃爾納尼之戰;以及作為朱塞佩·威爾第的歌劇《埃爾納尼》的靈感來源,而不是它本身的優點。雨果獲得了其他浪漫主義者,如赫克托·柏遼茲和泰奧菲爾·戈蒂耶的支持,[4] 反對方是古典主義者,他們認為這部劇是對他們價值觀的直接攻擊。
在埃德加·愛倫·坡的短篇小說《紅死病的面具》中,「埃爾納尼」被用來描述普羅斯彼洛親王面具的巨大和優雅。在《悲慘世界》中,馬呂斯·彭眉胥的外公吉諾曼批評了《埃爾納尼》。[5]
情節
劇本情節設定於1519年的西班牙宮廷,描寫宮廷的浪漫和陰謀。三個男人——兩個貴族和一個神秘的強盜——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隨後帶來了混亂。[6] 劇本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在藝術上打破了古典主義關於悲喜劇的界限。
人物
角色 | 描述 |
---|---|
埃爾納尼 | 最近被謀殺的國王的兒子,愛上了索爾小姐。 |
索爾小姐 | 愛上了埃爾納尼,但已許配給戈梅茲公爵。 |
卡洛斯 | 西班牙國王,也愛上了索爾小姐。 |
席爾瓦的戈梅茲公爵 | 索爾小姐的叔叔和未婚夫。 |
卡洛斯是真實國王卡洛斯一世(即後來的查理五世)的虛構版本。戈梅茲公爵的名字也來源於一位真實公爵的名字,只是虛構的版本在1519年是一位老人,而真實的公爵當時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