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學名:Aedes aegypti,英語:yellow fever mosquito),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稱埃及伊蚊,是一種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熱、茲卡熱、黃熱病與其他疾病的蚊子。此蚊可藉由腿部的白色標記與胸節上表面的里拉琴形狀來辨識。埃及斑蚊起源於非洲[2],但如今則可在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區域發現到[3]。雌蚊的平均翅膀長度變化很大(棲息於秘魯的族群長度為1.67–3.83厘米)[4]。
埃及斑蚊 | |
---|---|
成蟲 | |
幼蟲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雙翅目 Diptera |
科: | 蚊科 Culicidae |
屬: | 斑蚊屬 Aedes |
亞屬: | 室蚊亞屬 A. (Stegomyia) |
種: | 埃及斑蚊 A. aegypti
|
二名法 | |
Aedes aegypti | |
2015年全球埃及斑蚊分布預測 (藍色=沒有分布,紅色=有分布) | |
異名[1] | |
|
疾病的擴散與預防方法
埃及斑蚊會傳播某些熱帶傳染性熱病。由於雌蚊需要讓牠的卵成熟,因此要靠叮咬來吸血。為了要尋找宿主,這些埃及斑蚊會被哺乳類所排放的化合物吸引,包括氨、二氧化碳、乳酸及辛烯醇等。而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科學家們,研究辛烯醇的化學結構,以更瞭解為什麼這個化學物質會讓埃及斑蚊被宿主吸引[5]。他們發現埃及斑蚊偏愛「右旋」的辛烯醇分子。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預防登革熱網頁,建議使用含有敵避(濃度不超過20-30%)的防蚊液來防蚊。該機構還提醒:
學名
埃及斑蚊的學名一開始為Culex aegypti,由弗雷德里克·哈塞爾奎斯特於1757年的論文Iter Palaestinum中命名[10]。哈塞爾奎斯特提供該物種的學名,並由其導師卡爾·林奈進行描述。這份作品後來被翻譯成德語,並於1762年以Reise nach Palästina名稱出版[11]。
參見
- 沃爾巴克氏體
- World mosquito program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