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坦能堡行動(德語:Unternehmen Tannenberg)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針對波蘭人的一次滅絕行動的代號,屬於德國東方殖民統治的「東方總計劃」的一部分。大規模射殺是依據蓋世太保在入侵波蘭之前的兩年內編制的檢察名單《特別檢察手冊——波蘭》實施的。[1]
最高機密名單列出了超過61,000名波蘭精英成員,包括活動家、知識分子、學者、神職人員、演員及退伍軍官等;他們將被拘禁或槍決。居住在波蘭的德裔成員協助編制了名單。[1] 據估計,多達2萬名生活在波蘭的德裔居民參與了涉及各種形式的顛覆的組織。[2]
坦能堡行動隨後不久便是「知識分子行動」的實施,可以看作是坦能堡行動的第二階段,由萊因哈德·海德里希的特別局(Sonderreferat)在柏林指揮。坦能堡行動一直持續到1940年1月;截至1939年底,僅在波美拉尼亞就有包括兒童在內的36,000-42,000名波蘭人被殺害。[3]
該計劃於1939年5月由中央辦公室II P完成(P指代波蘭)。根據阿道夫·希特勒的命令,帝國中央安全局內成立了一個名為「坦能堡」(Tannenberg)的特殊單位。該單位指揮了幾支由蓋世太保、刑事警察和黨衛隊保安處官兵組成的別動隊部隊,他們理論上將跟隨國防軍進入占領區。這些部隊的任務是原原本本地依照開戰前編制的檢察名單,追蹤並逮捕所有在名單上列出的人員。[4]
該行動的第一階段發生在1939年8月,當時約有2,000名在德國的波蘭裔組織的活動分子被捕並被謀殺。行動的第二階段於1939年9月1日開始,並於10月結束。在國防軍常規部隊的幫助下,別動隊特別任務部隊在760次大規模處決中殺害了至少20,000人。此外,生活在波蘭的德國裔成立了一支名為「自衛隊」(Selbstschutz)的特殊編隊,其成員在戰爭前曾在德國接受過牽制和游擊戰訓練。德裔自衛隊對許多大屠殺事件負有責任,並且由於其不良聲譽在9月戰役後被納粹當局解散,轉移到常規編隊。[5][6]
在坦能堡行動中,赫伯特·朗格手下的第四別動隊在瓦爾特蘭(即大波蘭)殺害了波蘭各醫院的病人。朗格不久後被任命為海烏姆諾滅絕營的首任指揮官。[7]早在1940年中期,朗格和他的手下就謀殺了歐維因斯卡的大約1,100名病人與科希強的2,750名病人,並在賈烏多沃通過從後頸射殺的方式殺害了1,558名病人和300名波蘭人。朗格還在七號要塞集中營殺害了數百名波蘭人,那裡開發了最早的移動毒氣室與第一座毒氣地堡。[8]
根據歷史學家彼得·朗格里奇的說法,醫院大屠殺是別動隊擅自實施的,希姆萊沒有要求他們這樣做。[9] 朗格在坦能堡行動期間大規模殺害波蘭人的經歷是恩斯特·達姆佐格讓他負責黨衛隊朗格特別支隊(SS-Sonderkommando Lange)的原因。達姆佐格是駐紮在波茲南的安全警察與黨衛隊保安處的指揮官,任命朗格的目的是為了實施大規模的毒氣行動,後來導致羅茲隔都最終被毀滅。[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