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薩琳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凱薩琳斯(英語、法語:St. Catharines),當地華人舊譯升卡頓,是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尼加拉區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與同省省會及最大城市多倫多相望,往東距尼加拉河(即美加邊境)19公里。城市面積96平方公里,為安大略省面積第六大的城市。由於城市遍布公園,所以得到「花園城市」(The Garden City)的官方暱稱。聖凱薩琳斯地處大多倫多地區及美加邊境要道,並坐落威蘭運河的北端,製造業發達,工業為其最重要的經濟,因此城市官方格言為「工業與自由」(Industry and Liberality)。
聖凱薩琳斯 St. Catharines | |
---|---|
城市 | |
綽號:花園城市 | |
格言:Industry and Liberality(工業與自由) | |
聖凱薩琳斯(紅色)及其都會區(粉紅色)在尼加拉區內的位置 | |
坐標:43°11′N 79°14′W | |
國家 | 加拿大 |
省 | 安大略省 |
區 | 尼加拉區 |
建立 | 1783年 |
設鎮 | 1845年 |
改設市 | 1876年 |
政府 | |
• 市長 | Walter Sendzik |
• 政府 | 聖凱薩琳斯市議會 |
• 國會議員 | Chris Bittle (聯邦自由黨) Vance Badawey (聯邦自由黨) Dean Allison (聯邦保守黨) |
• 省議員 | Jennie Stevens (安大略新民主黨) Jeff Burch (安大略新民主黨) Sam Oosterhoff (安大略進步保守黨) |
面積[1][2] | |
• 陸地 | 96.11 平方公里(37.11 平方英里) |
• 市區 | 382.68 平方公里(147.75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1,397.50 平方公里(539.58 平方英里) |
海拔 | 97.8 公尺(320.9 英尺) |
人口(2011年) | |
• 城市 | 131,400(全國排名第36位)人 |
• 密度 | 1,373.3人/平方公里(3,557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308,596(全國排名第12位) |
• 市區密度 | 806.4人/平方公里(2,089人/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392,184(全國排名第12位) |
• 都會區密度 | 279.3人/平方公里(723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EST(UTC−5) |
• 夏時制 | EDT(UTC−4) |
郵區編號前綴 | L2M-L2W, L0S |
網站 | www.stcatharines.ca |
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聖凱薩琳斯市內有131,400名居民,是尼加拉區的最大城市。聖凱薩琳斯的都會區則覆蓋尼加拉區大部分地域,2011年人口為392,184人。
歷史
美國獨立戰爭後,大批效忠英王的十三州殖民遷居至上加拿大,而聖凱薩琳斯一帶肥沃的農地令其成為移民的主要落腳點之一。此處亦有一條溪澗,因離尼加拉河以西約12英里而稱為十二英里溪(Twelve Mile Creek),而在此處形成的聚落亦順帶稱為十二鎮(The Twelve),並因溪流所在吸引商人在此設立鋸木廠和磨坊。此外,一個名為施普曼(Paul Shipman)的居民在鎮內開設一間酒吧和驛站,該帶亦開始稱為施普曼角落(Shipman's Corners)[3]。
1812年戰爭期間尼加拉河沿河聚落飽受蹂躪,但施普曼角落因相對遠離美國邊境而倖存,而戰後大批沿河居民遷往施普曼角落重建,亦帶旺該處的工業活動。到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該處開始稱為聖凱薩琳斯:名稱來源無從稽考,但有指是以當地商人羅伯特·漢米頓(Robert Hamilton)的妻子凱薩琳為名[3]。
美國方面於19世紀初葉開始建造伊利運河,讓水路交通來往伊利湖和大西洋。為了抗衡伊利運河項目,尼加拉地區商人威廉·漢米頓·梅里特(William Hamilton Merritt)著手研究興建運河貫穿尼加拉半島的可行性;項目可同時可惠及梅里特在十二英里溪沿岸開設的磨坊。梅里特得出項目可行的結論後便成立威蘭運河公司,並於1824年11月24日動工興建第一代威蘭運河[4],於1829年11月29日落成,並於1833年改建。隨著運河開通,聖凱薩琳斯成為尼加拉地區的工業中心,並於1845年建制為鎮,於1854年擴大管轄範圍,再於1862年成為林肯縣的縣治[3]。
到了19世紀中期,大批美國黑奴透過地下鐵路逃至英屬北美,當中部分人在聖凱薩琳斯落戶。地下鐵路其中一名主要成員哈莉特·塔布曼更曾於1850年代以聖凱薩琳斯作其營運基地[3]。
隨著第三代威蘭運河於1871年動工,聖凱薩琳斯人口節節上升,鎮界亦再度對外擴展。聖凱薩琳斯並於1876年正式更改建制為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聖凱薩琳斯對外延伸的情況更見顯著,1950年代期間曾五度擴展市界,而梅里頓鎮(Merritton)、達爾豪西港村(Port Dalhousie)和格蘭瑟姆鄉(Grantham)則於1961年併入聖凱薩琳斯。另一方面,安省政府於1970年將聖凱薩琳斯所在的林肯縣與隔鄰的威蘭縣合併成尼加拉區,同時將十二英里溪西岸的一部分婁斯鄉(Louth Township)併入聖凱薩琳斯[3]。
交通
威蘭運河是市內最顯著的交通設施。該運河全長43.4公里(27.0英里),向南通往伊利湖,北端則在聖凱薩琳斯匯入安大略湖,沿線八個船閘中有四個坐落聖凱薩琳斯市界以內。
聖凱薩琳斯市內有兩條達致高速公路資格的省級公路,分別為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安大略406號省道。QEW呈東西走向貫穿聖凱薩琳斯,並在該市東界經花園城市高架橋通往濱湖尼加拉鎮,為來往多倫多、漢米頓、伊利堡和美國水牛城之間的要道。406號省道則於聖凱薩琳斯西部的婁斯鄉從QEW分支,向南通往威蘭市。
聖凱薩琳斯市內的公共運輸服務由市營的聖凱薩琳斯交通局營運。由維亞鐵路和美鐵聯營,連接多倫多和紐約市的楓葉號列車在聖凱薩琳斯火車站停靠。GO運輸公司現時則營運通勤巴士服務連接聖凱薩琳斯、柏林頓和尼加拉瀑布城,並於夏季營運連接多倫多、聖凱薩琳斯和尼加拉瀑布城的鐵路服務。
最接近聖凱薩琳斯的機場是位於濱湖尼加拉鎮的聖凱薩琳斯/尼加拉區域機場(St. Catharines/Niagara District Airport;IATA代碼:YXU;ICAO代碼:CYSN)。這是一座小型機場,沒有定期航班,主要供包機使用。
人口
根據2011年人口統計,聖凱薩琳斯共有131,400名居民。相比2006年,人口增長了0.4%,遠低於安大略5.7%的人口增長率[1]。根據2006年人口統計,聖凱薩琳斯90%的人口為白人,非裔加拿大人占2%,原住民占1.6%, 混血人種占1.5%,南亞人占1.3%,華人占1.1%。大約21%的人口在加拿大以外出生。
氣候
如南安大略其他地區般,聖凱薩琳斯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Dfb),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然而,聖凱薩琳斯坐落尼加拉懸崖底部,加上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緩和效應影響,為聖凱薩琳斯帶來微氣候現象,亦令該處成為安省的主要水果和葡萄酒生産地之一。市內的冬季經常出現沒有結霜的日子,但在風向配合下大湖效應可為該市帶來可觀的降雪量,而湖濱地區在春季下午亦頗為清涼。7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7 °C(81 °F),間中出現雷暴,但在大湖緩和效應下雷暴次數較南安省的西部地區為低。
聖凱薩琳斯機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濕熱指數 | 20.8 | 20.2 | 29.3 | 34.5 | 40.5 | 44.5 | 46.1 | 45.9 | 42.0 | 33.8 | 27.1 | 25.0 | 46.1 |
歷史最高溫 °C(°F) | 18.5 (65.3) |
19.4 (66.9) |
26.7 (80.1) |
30.3 (86.5) |
32.4 (90.3) |
35.0 (95.0) |
37.4 (99.3) |
35.6 (96.1) |
33.3 (91.9) |
28.9 (84.0) |
22.2 (72.0) |
21.9 (71.4) |
37.4 (99.3) |
平均高溫 °C(°F) | −0.5 (31.1) |
0.3 (32.5) |
5.4 (41.7) |
12.2 (54.0) |
19.4 (66.9) |
24.3 (75.7) |
27.1 (80.8) |
25.9 (78.6) |
21.5 (70.7) |
14.9 (58.8) |
8.3 (46.9) |
2.4 (36.3) |
13.4 (56.1) |
日均氣溫 °C(°F) | −4.1 (24.6) |
−3.6 (25.5) |
1.1 (34.0) |
7.2 (45.0) |
13.6 (56.5) |
18.8 (65.8) |
21.8 (71.2) |
20.8 (69.4) |
16.6 (61.9) |
10.3 (50.5) |
4.6 (40.3) |
−1.1 (30.0) |
8.8 (47.8) |
平均低溫 °C(°F) | −7.7 (18.1) |
−7.4 (18.7) |
−3.2 (26.2) |
2.1 (35.8) |
7.8 (46.0) |
13.3 (55.9) |
16.4 (61.5) |
15.7 (60.3) |
11.6 (52.9) |
5.6 (42.1) |
0.9 (33.6) |
−4.5 (23.9) |
4.2 (39.6) |
歷史最低溫 °C(°F) | −23.8 (−10.8) |
−25.7 (−14.3) |
−21.1 (−6.0) |
−9.1 (15.6) |
−1.7 (28.9) |
1.7 (35.1) |
8.0 (46.4) |
2.6 (36.7) |
0.4 (32.7) |
−5 (23) |
−10.6 (12.9) |
−22.5 (−8.5) |
−25.7 (−14.3) |
歷史最低風寒指數 | −42.0 | −34.6 | −25.9 | −19.7 | −5.8 | 2.6 | 6.9 | 2.1 | −1.3 | −8.3 | −18.9 | −28.0 | −42.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63.1 (2.48) |
51.9 (2.04) |
67.9 (2.67) |
77.8 (3.06) |
74.9 (2.95) |
82.5 (3.25) |
73.6 (2.90) |
72.1 (2.84) |
91.5 (3.60) |
68.5 (2.70) |
75.5 (2.97) |
74.2 (2.92) |
873.6 (34.39)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28.8 (1.13) |
26.1 (1.03) |
46.6 (1.83) |
70.2 (2.76) |
74.6 (2.94) |
82.6 (3.25) |
73.6 (2.90) |
72.1 (2.84) |
91.5 (3.60) |
68.5 (2.70) |
66.2 (2.61) |
44.9 (1.77) |
745.7 (29.36) |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 38.7 (15.2) |
28.8 (11.3) |
20.5 (8.1) |
7.2 (2.8) |
0.3 (0.1) |
0 (0) |
0 (0) |
0 (0) |
0 (0) |
0.1 (0.0) |
9.1 (3.6) |
31.9 (12.6) |
136.6 (53.8) |
平均降水天數(≥ 0.2 mm) | 16.6 | 14.0 | 13.5 | 13.6 | 11.5 | 10.8 | 9.2 | 9.8 | 10.9 | 12.0 | 13.8 | 15.4 | 151 |
平均降雨天數(≥ 0.2 mm) | 5.6 | 5.2 | 8.9 | 12.0 | 11.5 | 10.8 | 9.2 | 9.8 | 10.9 | 11.9 | 11.4 | 8.1 | 115.4 |
平均降雪天數(≥ 0.2 cm) | 12.6 | 10.1 | 6.3 | 2.5 | 0.04 | 0 | 0 | 0 | 0 | 0.13 | 3.2 | 9.8 | 44.6 |
資料來源:加拿大環境部[5] |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