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原國立彰化社會教育館)是一座位於彰化市的文化展覽場所,為文化部附屬機關,成立旨在結合地方與中央推動生活美學運動,推展全民美育、提倡文化創意產業、落實文化公民權,進而營造舒適美麗生活空間。位於八卦山麓,彰化縣政府水利資源處後方,佔地共有 4.5 公頃 ,館舍為連同地下一層的四層樓建築,場地設施除各組行政辦公室外,含大小藝文展覽廳、研習教室,以及展演廳等,可提供人員訓練研習,或各項大小的藝文活動及展覽[3]。
歷史
- 1955年,臺灣省政府為加強推行社會教育,即在臺灣北、中、南、東4個地區積極籌備設置省立社會教育館。以原臺灣日治時代民眾教育館舊址(彰化市卦山路3號)籌建社教館,冠名臺灣省立彰化社會教育館。
- 1989年,成立社會教育館基金會。
- 1990年,闢設文房四寶展示研究推廣中心,並開始籌畫興建新館。
- 1996年,改隸臺灣省政府文化處。
- 1998年,回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 1999年7月精省後,改隸教育部並更名為「國立彰化社會教育館」。
- 2008年,改隸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更名為「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為四級機構。
- 2011年9月18日,新館(今址)落成啟用。[4]
- 2012年5月20日,從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後,改隸國立臺灣美術館,為四級機構。
組織

- 館長
- 秘書
- 研究發展組
- 推廣輔導組
- 行政室
- 會計室
- 人事室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