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俗稱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會,為中華民國教育部內的分支功能性委員會之一。2013年起,縮編為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第四科,即「閱讀及語文教育科」。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國語推行委員會多針對正體漢字語文研究工作、國字字典編纂、國字文字與語言統整做實際統合工作,推行國語已具成效,但台語、客家語及各原住民諸語卻式微。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改辦小學校,第三附屬學校改稱第二附屬學校。 國語學校分為師範部與語學部,語學部底下又分為土語(臺語)科與國語科,修業年限皆為三年。土語科專收15歲到25歲小學校畢業以上的日本人,國語科則提供附屬學校與國語傳習所畢業的台灣人。1898年土語科改制為土語專修科,1902年廢除。
中華民國國語國語政策與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下,國語才逐漸在臺灣普及。 清代滿族稱滿語為國語。 1902年,清政府公佈〈欽定學堂章程〉,其中包含讀經、作文、習字、詞章等課程,不過最後未付實施。直至1907年國文才獨立設科。 1909年,國語編審委員會成立,將漢語官話命名為國語。
教育部國語辭典國語辭典》初版。後於1947年再就原內容重加校勘,分為4冊,仍交付商務印書館印行,此版本一般習稱為《國語辭典》原編本。 《國語辭典》的籌備和編輯機構是簡稱「國語統一會」的國語統一籌備會(1919年4月21日成立,後改名「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1949年遷至臺灣以後,教育部國語
國語 (書)国语》“与《左传》文体不伦,定非一人所为”。李焘也说,《国语》“其辞多枝叶,不若《内传》之简单峻健,甚者驳杂不类,如出他手”。崔述《洙泗考信余录》说:“且《国语》周、鲁(《周语》和《鲁语》)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即《国语》亦非一人之所为也。” 《陔余叢考》 柳宗元《非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