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四部、四阿含的成立,是再結集的時代,部派還沒有分化的時代。” 聖嚴《印度佛教史》:“四阿含的类集成编,时地虽不详,但依各派均共许四阿含为原始圣典的情形来判断,其成立当在七百结集之前,唯亦未必即是第一次结集时就已出现。从四《阿含经》的内容推定,《杂阿含经》最先,其次《中阿含经》,再次《长阿
三法度論四阿鋡暮抄解》,題為婆素跋陀(Vasubhadra)造。慧遠於《三法度序》稱本論為山賢造,僧伽先(Saṃghasena)註釋。 本論以三分法為主,分三品,每品三真度(犍度),共九真度。下表以《三法度論》譯詞為主,括號中為部份《四阿鋡暮抄解》對應譯詞。 犢子部作為部派佛教最早的四
庑殿顶庑(wǔ)殿顶,又稱称為吳殿、五脊殿、四注頂、四坡頂或四阿顶,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屋顶形式,為東亞地区常見的屋頂形式之一,在世界各地亦然。日本稱寄棟造(假名:日语:よせむねづくり Yosemunedzukuri)。在韓國稱之為우진각 지붕(漢字:隅진閣 지붕)。廡殿頂的特色是两側沒有山牆,正脊前後左右四面都是斜坡:107。
雜阿含經《雜阿含經》(梵語:Saṃyukta Āgama),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五蘊、六入處、因緣、食、四諦、界、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主題的短經編集在一起,偈頌則依八部眾編集在一起,因此又稱為相應阿含,由經文細碎不易記誦或參雜聚集,而名雜阿含。漢譯《雜阿
增一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亦寫作《增壹阿含經》(舊稱Ekottara Āgama,公元 2000年後,歐美學者的擬音已經改作:Ekottarika Āgama),為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