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 (蔣宋孔陳)

中華民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大家族,或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嘉澍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其美家族,其成員有多人擔任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的重要職位。曾有「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的說法[1],其中只有陳家與蔣宋孔三家沒有姻親關係。

詞源

民國時期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說法,最早是在1920年代由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者瞿秋白提出,但當時並未流行開來。直到國共內戰時期,中共中央文膽陳伯達撰寫《中國四大家族》一書時,指稱該「四大家族」借抗戰名義斂財,透過媒體與書籍的鼓吹才廣為流傳。[2]

各家族主要人物

蔣家

宋家

孔家

  • 孔祥熙,宋靄齡之夫,中國興業公司及長江公司控制人
  • 孔令侃,孔祥熙長子,揚子建業公司控制人
  • 孔令儀,孔祥熙長女
  • 孔令俊,孔祥熙次女,又名孔令偉,恆義升公司控制人,2006年中華民國國稅局稱孔令偉去世前不久曾經賣股獲利,要求其唯一的繼承人,年已90歲的長姊孔令儀補繳遺產稅1億5,700萬新台幣
  • 孔令傑,孔祥熙次子

陳家

  • 陳其美,蔣中正的結拜義兄
  • 陳其采,陳其美弟,太平興業公司控制人
  • 陳果夫,陳其美姪子,負責國民黨黨務
  • 陳立夫,陳果夫弟,國民政府黨政大員

爭議

陳伯達在其所著《中國四大家族》一書中,主張四大家族控制了中華民國全部中央企業四大銀行和大部分金融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人民出版社前副社長曾彥修認為,以現在的觀點看,陳伯達這本書更接近是政治宣傳文宣而不是嚴謹的學術著作,參考價值不高[3][4][5]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認為:陳伯達既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學者,他的創作基本上是宣傳品。其著作《四大家族》裡頭有許多謬誤,如陳果夫陳立夫管黨務但以清廉出名。蔣中正蔣經國管政也非常清廉[6]。而孔宋家族原本就是巨富,孔祥熙宋嘉澍還曾是孫中山革命時期的金主,宋子文的總財產約七八百萬美元,至今沒有查到貪污的具體事證[7]

據美國底特律大學教授戴鴻超的研究,日本當局確曾在戰時製造過國民政府高層財富的謠言。其中最著名一例,即通過散布所謂國府政要在外國銀行的存款,宣傳「宋子文是1940年代的世界首富」。美國聯邦調查局因此秘密調查了宋在美國花旗銀行與大通銀行的存款,據1983年解密的美國調查局文件,「證明這一消息是來自日本的戰時謠言」。考慮到日軍「登部隊」本身即負有對華宣傳戰的任務,所謂登集團所做的中國黨政要員的財產統計其真實性,是極為可疑的[8][9]

名列四大家族之一的陳立夫,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後,負起大陸失敗的政治責任遠離政治移居到美國,在美國為了謀生跟朋友合夥並借錢開起了養雞場,並製作一些食品供應當地中國城的商家[1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