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哌拉西林(INN:piperacillin)是一種半合成的β-內醯胺類廣譜抗生素,化學本質屬尿酸青黴素[1][2]:221-222。哌拉西林能有效殺滅革蘭氏陰性菌以及部分革蘭氏陽性菌,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無效[3][4]。
臨床資料 | |
---|---|
商品名 | Pipracil |
AHFS/Drugs.com | 消費者藥物信息 |
懷孕分級 |
|
給藥途徑 | 靜脈注射(IV) 肌肉注射(IM) |
ATC碼 | |
法律規範狀態 | |
法律規範 |
|
藥物動力學數據 | |
生物利用度 | 0%(口服) |
血漿蛋白結合率 | 30% |
藥物代謝 | 幾乎不代謝 |
生物半衰期 | 36–72分鐘 |
排泄途徑 | 20%經膽汁排泄、80%經尿液排泄 |
識別資訊 | |
| |
CAS號 | 61477-96-1 |
PubChem CID | |
IUPHAR/BPS | |
DrugBank | |
ChemSpider | |
UNII | |
KEGG | |
ChEBI | |
ChEMBL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057.083 |
化學資訊 | |
化學式 | C23H27N5O7S |
摩爾質量 | 517.555 g/mol |
3D模型(JSmol) | |
| |
|
哌拉西林的相關專利於1974年取得。1981年,該藥物獲批上市[5]。目前臨床上哌拉西林一般會與β-內醯胺酶抑制劑他唑巴坦聯用以增強療效。不過哌拉西林與他唑巴坦聯用的療法因青黴素類抗生素一般不能與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青黴素結合蛋白高效結合而難以有效殺滅MRSA[6]。哌拉西林與他唑巴坦聯用是美國非聯邦醫院中最常使用的治療方法之一[7]。
與其他β-內醯胺類抗生素相同,哌拉西林通過與青黴素結合蛋白結合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進而達到抑制細菌增殖的目的[8]。
哌拉西林半衰期約為36-72分鐘[8],主要經腎通過尿液排泄,大部分哌拉西林不會發生代謝,以原型形式排出。給藥12小時後,50-70%的哌拉西林會排出體外。如果患者有腎功能障礙,哌拉西林的半衰期會延長[2]:221-222。
哌拉西林只能通過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給藥,不能通過口服給藥。當哌拉西林的濃度達到最小抑菌濃度的4-6倍後,抑菌作用將不再有明顯上升[9]。
臨床上一般使用哌拉西林治療腹腔內感染、尿路感染、婦科感染、淋球菌感染、敗血症、下呼吸道感染、皮膚與皮膚結構感染、骨髓炎與關節感染等病症。哌拉西林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一般較輕,包括:血栓性靜脈炎、腹瀉、注射時出現輕度至中度的疼痛等,以及諸如超敏反應、白血球減少症和血小板功能障礙等同類藥物中普遍存在的藥物不良反應(不考慮長期用藥的情況下)[2]:221-222。
哌拉西林可與β-內醯胺酶抑制劑他唑巴坦聯用以增強療效[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