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羅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羅部,蒙古高原古代游牧部落,因同羅水(今蒙古國色楞格省東南哈拉河)得名。
同羅部源自「九姓鐵勒」,使用突厥語,屬古突厥之一,原附屬於西突厥與回鶻汗國之下,後附屬唐朝。原活動於蒙古高原的北方,後南下移居內蒙古地區,慢慢遷往中國山西、河北一帶。在唐朝末年時,成為沙陀部的骨幹之一。
歷史
同羅,在突厥語中有豹的意思。源自鐵勒,在隋代時,附屬於突厥汗國下[1]。
在薛延陀部勢力衰弱時,鐵勒諸部於貞觀22年歸附唐朝,唐朝設龜林都護府來統率同羅部[2]。 唐代在突厥人的打擊下逐漸分裂,其中部分同羅部眾逐漸遷入內地,在安史之亂時期同羅部是安祿山叛軍的一部分。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