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50年代,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主要的鐵路運輸主要繼承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蒸汽機車牽引的列車為主,在城市間的往來需要大量時間,而為了改善這情況,1954年開始將原有的汽油客車更新成柴油客車的DR2300、2400型開始運行在台北到彰化區間,並以柴油飛快車的名義開始營運(此時最高時速為90公里),並且受到良好的評價的緣故[1],因此臺鐵引進DR2500型柴油車[2]。
DR2500型由東急車輛製造承造,1955年至1956年,一共生產了八輛,一輛由東急組裝後進口,其餘七輛由台北機廠自行組裝。車體與同時期製造的日本國鐵Kiha10系柴油車為基礎,特徵為窗戶採用了巴士窗,但取消了司機員專用上下車門。車內採用固定式斜椅,共72個座位。引擎採用輸出馬力300HP的固敏式製NHRBS-600,變速機採用美國雙盤公司製DFF-10034,並搭配東急生產的TS-304轉向架,最高時速可達到105km/h。
1956年2月1日飛快車開始營運,台北到台中以及台北到高雄分別只需2小時25分以及5小時30分,大幅度縮短所需時間,受到旅客的歡迎[2][3],為此台鐵在1957年再度向東急車輛製造引進DR2600、DR2650型[2]。
DR2600型基本設計與DR2500型相同,特徵是前後兩端皆設有駕駛座,而台鐵組裝時只裝了一組駕駛設備,一共生產了十輛,而不含引擎的DR2650型無動力拖車一共生產四輛,根據臺北機廠內燃客車史記載,DR2650型無動力拖車具備前後動力車動力訊號傳遞的聯控跳線系統,為台鐵最初的柴聯車[2]。
合計22輛的DR2500以及DR2600型,繼續運用在飛快車上[2]。到了1965年車輛進行更新,將座椅更換為迴轉式斜倚,以及將窗戶更新。隨著1961年開始營運的觀光號以及在1966年開始營運的光華號後,速度較慢與設備老舊的DR2500型降等成為西部幹線以及北迴線的柴油快車。到了1983年至1985年將大部分的車輛報廢,最後剩下來的車輛在1989年時全面報廢,僅保留一輛拖車[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