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新自由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新自由主義(英語:Anti-neoliberalism),也被稱為後新自由主義(英語:Post-neo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其特點是拒絕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所體現的經濟政策[1][2][3]。雖然學者們對反新自由主義的定義存在爭議,但它通常包括國有化財富再分配的經濟政策、反對放鬆管制金融化自由貿易以及削弱勞工權益,以及更普遍的與左翼政治相關聯[3][4]

這一理念在拉丁美洲產生了特殊的影響,其中2000年代的"粉紅浪潮"導致了拉美多國轉向左翼政府[5]。過去的玻利維亞埃沃·莫拉萊斯厄瓜多拉斐爾·科雷亞的政府就是反新自由主義的代表[6]

歷史

Thumb
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經常與反新自由主義聯繫在一起。

反新自由主義的理念源於1990年代2000年代初的"粉紅浪潮",在這一時期,像烏戈·查維茲埃沃·莫拉萊斯這樣的拉美左翼反新自由主義者在這場浪潮中掌權。查韋斯於1999年當選為委內瑞拉總統,這標誌著"粉紅浪潮"和反新自由主義運動的正式開始[7][8]。隨著他的當選,厄瓜多拉斐爾·科雷亞阿根廷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玻利維亞埃沃·莫拉萊斯等拉美其他與反新自由主義運動相關的領袖,在2000年代至2010年代的期間當選[3]。進入2020年代,在2021年智利大選中取得勝利的智利新總統加夫列爾·博里奇,他承諾結束智利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並表示:「如果說智利是新自由主義的搖籃,那她也將是新自由主義的墳墓[9]。」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病之後,各種專家和媒體,包括自由市場全球化的支持者,開始指出新自由主義時代的結束,以及越來越多的項目和學術中心旨在制定新的原則和理論策略來取代新自由主義[10][11][12][13]

意識形態

反新自由主義尋求從根本上改變在華盛頓共識曾經占主導地位的那些國家的國家角色[14]。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拉丁美洲的反新自由主義領袖主張將包括天然氣礦業石油等多個行業納入國有化[3]。反新自由主義者也主張擴大福利待遇,增加政府在減貧方面的投資,並增加國家對經濟的干預[15]

批評

雖然反新自由主義的理念並不僅限於拉丁美洲,但它主要與該地區相關聯。反新自由主義的理念也引發了右翼政治派別的批評[16][17];右翼和極右翼批評人士稱這詞本身帶有模糊和民粹主義色彩的,同時認為"反新自由主義"的政策會損害國際投資經濟發展[6]

反新自由主義政黨列表

"如果說智利是新自由主義的搖籃,那她也將是新自由主義的墳墓。"[9]
加夫列爾·博里奇,2021年12月20日[18]

南美:

北美: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