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盧永祥(1867年—1933年),原名振河,字子嘉,山東省濟南府濟陽縣人,祖籍浙江省寧波府。清末民初軍事將領。子盧小嘉。
生平

1887年(光緒十三年),盧永祥考進天津武備學堂,1891年(光緒十七年)畢業,後投入李鴻章的淮軍,開始了軍事生涯,以勞績遞升至提督總兵簡放,加授墨爾賡額巴圖魯勇號暨陸軍副都統[1]。他曾任武衛右軍各營管帶、山東武衛右軍先鋒隊右營幫帶等職,後來他歷任陸軍第六鎮第11協統領、陸軍第三鎮第5協統領、北洋第二十鎮協統。他因鎮壓革命黨有功,先後升任總兵、提督、副都督。
民國元年(1912年),盧永祥任陸軍第24師師長,獲授中將軍階。民國三年(1914年),任陸軍第10師師長[1],駐上海。此後歷任淞滬軍副使、護軍使、會辨江蘇軍務、浙江督軍。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稱帝,盧永祥授封一等男爵。
袁世凱死後,盧永祥加入皖系。民國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戰爭皖系敗北後,他為了生存而靠攏奉系。民國十年(1921年)6月4日,他向全國發出聯省自治的通電。
民國十一年(1922年),他任浙江軍務善後督辦。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直系的江蘇督軍齊燮元和他開始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前哨戰江浙戰爭。因為齊燮元受到福建督軍孫傳芳的支援,盧遂敗北,流亡日本。
此後,段祺瑞在奉系的支援下成立執政政府,盧永祥任蘇皖宣撫使兼江蘇督軍(在此之前他曾在極短期間內被任命為直隷督辦),一時重新得勢。後來他受到奉系壓力,數月後下野。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盧永祥病逝於天津,享年67歲。
參見
來源參考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