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施道夫戰役(Battle of Burkersdorf),是七年戰爭中普魯士與奧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戰役。以普軍勝利作結。
戰前形勢
1762年1月,俄國女沙皇伊莉莎白·彼得羅夫娜去世,其侄彼得三世上台。彼得三世對腓特烈大帝的武功崇拜得五體投地,5月,俄國和普魯士達成停戰協定,瑞典也跟著退出戰爭。普魯士總算去了兩個強敵。俄國沙皇彼得三世不僅不進攻普魯士,反過來命令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2萬俄軍援助普魯士,在腓特烈的麾下對奧地利作戰。腓特烈只需要對付奧地利這個最堅決的敵人,但是這個敵人的總兵力仍然強於他,而且這時普軍官兵的素質,已經下降到危險的地步。道恩元帥82,000奧軍主力,和腓特烈72,000普軍之間爭奪的焦點,就在西里西亞境內的Schweidnitz要塞。腓特烈是個固執的人,他可以容忍首都柏林數度被佔領,但是拼了命也要保住西里西亞。
切爾尼謝夫的俄軍剛剛到達不久,7月18日消息傳來沙皇彼得三世在宮廷政變中被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推翻。切爾尼謝夫接到命令,要他不再援助腓特烈,領所部俄軍退出戰場。腓特烈他連夜找切爾尼謝夫密談,結果切爾尼謝夫被他說服,暫時把退兵的命令秘而不宣,應腓特烈要求,俄軍逗留三天,在這三天裏,仍然假裝在普魯士一邊作戰,實際是給腓特烈站腳助威,以牽制奧地利。而腓特烈要在這三天裏,利用俄軍虛張聲勢,取得一次勝利。因此,俄普聯軍火速開向道恩元帥駐軍的博克施道夫要塞,7月21日,博克施道夫戰役打響。
兩軍交鋒
奧地利要塞在聯軍南邊,依託一道山谷,戰線面向西北。腓特烈要俄軍在奧軍正面列陣,但是不用開火。普軍選擇了奧軍東北角奧凱利將軍據守的一個有限地段投入總攻,這裏是一個突出部,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與奧軍主防線相對隔離,奧凱利只有5,000守軍。在戰前,道恩沒有料到普軍來得這麼快,分散了兵力,所以在博克施道夫營地的所有奧軍,也不過3萬人。普軍主力環繞這個突出部成半圓形展開。腓特烈把部隊分成幾個部分,各自交代不同的任務,幾個部分之間協同作戰,這是現代分進合擊作戰方式的第一次嘗試。後來這種方法在拿破崙的各次戰役中,被運用得淋漓盡致,尤其是烏爾姆戰役和耶拿戰役。
普魯士Wied將軍的軍在正東方向,首先強攻,擊潰了奧地利Brentano的軍。東北莫侖道夫和Knobloch將軍兩個旅在55門大炮掩護下正面進攻,同時莫侖道夫還領人從一條偏僻的山谷迂迴,插入奧軍主陣地側翼。正北方向,曼陀菲爾旅也配合進攻,這樣三路普軍鉗形攻勢,迫使奧凱利撤出陣地,道恩指揮奧軍全線退卻。
戰後影響
此戰規模不大,奧軍損失兩千多人,普軍1,600人。但是在戰略上,這場戰役迫使道恩放棄了Schweidnitz要塞防務退回奧地利境內,1762年10月9日,Schweidnitz守軍1萬人投降,腓特烈終於收復西里西亞全境。而俄軍在完成虛張聲勢後也啟程回國。10月底,被廢的沙皇彼得三世死,俄國正式退出七年戰爭。奧地利明白單靠自己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壓倒普魯士收復西里西亞。1763年2月簽訂和約。
參看
參考文獻
- 顧劍 《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戰役》
-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 Theodore Dodge "Great Captains" 1889年英文版
- 富勒 《西洋世界軍事史》 1981年中文版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