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也被稱作北斗一號,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較早投入使用的第一代試驗用系統,使用的是有源定位,由三顆定位衛星(兩顆工作衛星、一顆備份衛星)地面控制中心為主的地面部分以及用戶終端三部封包成。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可向用戶提供全天候的即時定位服務。校準精度為20米,未校準精度100米[1]。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2年12月30日) |
該試驗系統於1994年正式立項,2000年發射2顆衛星後即能夠工作,2003年又發射了一顆備份衛星,試驗系統完成組建,該系統服務範圍為東經70°-140°,北緯5°-55°。[2] 在最後一顆衛星的壽命到期後(2012年12月),系統已停止工作。
系統組成
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3]:
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的發射時間分別為[4]:
序號 | 衛星 | 發射日期 | 發射地點 | 火箭 | 軌道 | 使用狀況 | 狀態[a] |
---|---|---|---|---|---|---|---|
1 | 2000年10月31日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長征三號甲 | 原地球靜止軌道140°E,現已有改變 | 已停止工作 | 1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 | 2000年12月21日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長征三號甲 | 原地球靜止軌道80°E,現已有改變 | 已停止工作 | 1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3 | 2003年5月25日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長征三號甲 | 原地球靜止軌道110.5°E,現已有改變 | 備份星,停止工作 | 1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4 | 2007年2月3日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長征三號甲 | 設計為地球靜止軌道,但未正確進入軌道 | 失控,未曾工作 | 1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工作原理
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工作過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統向衛星I和衛星II同時發送詢問訊號,經衛星轉發器向服務區內的用戶廣播。用戶響應其中一顆衛星的詢問訊號,並同時向兩顆衛星發送響應訊號,經衛星轉發回中心控制系統。中心控制系統接收並解調用戶發來的訊號,然後根據用戶的申請服務內容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 對定位申請,中心控制系統測出兩個時間延遲:即從中心控制系統發出詢問訊號,經某一顆衛星轉發到達用戶,用戶發出定位響應訊號,經同一顆衛星轉發回中心控制系統的延遲;和從中心控制發出詢問訊號,經上述同一衛星到達用戶,用戶發出響應訊號,經另一顆衛星轉發回中心控制系統的延遲。由於中心控制系統和兩顆衛星的位置均是已知的,因此由上面兩個延遲量可以算出用戶到第一顆衛星的距離,以及用戶到兩顆衛星距離之和,從而知道用戶處於一個以第一顆衛星為球心的一個球面,和以兩顆衛星為焦點的橢球面之間的交線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統從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數位化地形圖查尋到用戶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戶處於某一與地球基準橢球面平行的橢球面上。從而中心控制系統可最終計算出用戶所在點的三維坐標,這個坐標經加密由出站訊號發送給用戶。[5]
性能
由於是採用少量衛星實現的有源定位,該系統成本較低,但是系統在定位精度、用戶容量、定位的頻率次數、隱蔽性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另外該系統無測速功能,不能用於精確制導武器。[6]
短報文通訊:一次可傳送120個漢字的訊息。
授時:精度20奈秒。
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設立標校站之後為20米(類似差分狀態)。
工作頻率:2491.75兆赫。
系統容量:每小時540000戶。
與GPS系統比較
- 覆蓋範圍:北斗導航系統是覆蓋中國本土的區域導航系統。覆蓋範圍東經約70°-140°,北緯5°-55°。GPS是覆蓋全球的全天候導航系統,能夠確保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能同時觀測到6-9顆衛星(實際上最多能觀測到11顆)。
- 衛星數量和軌道特性:北斗導航系統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設置2顆地球同步衛星,衛星的赤道角距約60°。GPS是在6個軌道平面上設置24顆衛星,軌道赤道傾角55°,軌道面赤道角距60°。GPS導航衛星軌道為準同步軌道,繞地球一周11小時58分。
- 定位原理:北斗導航系統是主動式雙向測距二維導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統解算,供用戶三維定位數據。GPS是被動式偽碼單向測距三維導航。由用戶設備獨立解算自己三維定位數據。「北斗一號」的這種工作原理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戶定位的同時失去了無線電隱蔽性,這在軍事上相當不利,另一方面由於設備必須包含發射機,因此在體積、重量上、價格和功耗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
- 定位精度:北斗導航系統三維定位精度約幾十米,授時精度約100ns。GPS三維定位精度P碼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碼目前已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時精度目前約20ns。
- 用戶容量:北斗導航系統由於是主動雙向測距的詢問——應答系統,用戶設備與地球同步衛星之間不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統的詢問訊號,還要求用戶設備向同步衛星發射應答訊號,這樣,系統的用戶容量取決於用戶允許的頻道阻塞率、詢問訊號速率和用戶的響應頻率。因此,北斗導航系統的用戶設備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單向測距系統,用戶設備只要接收導航衛星發出的導航電文即可進行測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戶設備容量是無限的。
- 生存能力:和所有導航定位衛星系統一樣,「北斗一號」基於中心控制系統和衛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號」對中心控制系統的依賴性明顯要大很多,因為定位解算在那裡而不是由用戶設備完成的。為了彌補這種系統易損性,GPS已經在發展星際橫向數據鏈技術,使萬一主控站被毀後GPS衛星可以獨立運行。而「北斗一號」 系統從原理上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統受損,系統就不能繼續工作了。
- 實時性:「北斗一號」用戶的定位申請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統,中心控制系統解算出用戶的三維位置數據之後再發回用戶,其間要經過地球靜止衛星走一個來回,再加上衛星轉發和中心控制系統的處理,時間延遲就更長了。因此,對於高速運動體,其定位誤差將加大。但「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還有一些其他的特點,比如其具備的簡訊通訊功能是GPS系統不能提供的。
參見
-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稱北斗二號,為中國後續發展的一種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