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克雲球(英語:Bok globule)是在恆星形成過程中含有稠密的宇宙塵埃和可能發生氣體雲;在天文學中是孤立,相對較小的暗星雲。包克雲球位於電離氫區(H II區)內,通常質量約為2至50太陽質量[1],包含在大約跨越一光年左右的區域內(數量級大約為4.5×1047 m3[2]。它們含有分子氫氧化物和,以及約1%(按質量計)的矽酸鹽粉塵。包克雲球通常導致雙星或多星系統的形成[3]

船底座星雲中的包克雲球,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

歷史

包克雲球是在1940年代被天文學家巴特·包克首度發現的,在1947年的一篇論文中,包克和E.F. Reilly假設這些雲氣很像是昆蟲的,會經歷重力崩塌後形成新的恆星,也就是恆星星團的誕生[4]。這個假說很難在觀測上獲得證實,因為內部散發出來的可見光被濃密的黑暗雲氣遮蔽掉而難以看見。1990年,分析在近紅外線的觀測才證實了恆星在包克雲球內誕生[5]。進一步的觀測顯露出包克雲球內嵌有熱源,有些是哈比—哈羅天體[6],和向外噴流的分子氣體[7]微米發射線的研究,也提供了落入的氣體吸積成原恆星的證據[8]

包克雲球依然是積極研究的主題,是在自然的宇宙中所知最冷的對象(大約為8K),她們的結構和密度仍有許多神秘之處。目前能運用的方法,是依靠近紅外線消光導出的柱密度和未來的恆星計數,以進一步的探測這些天體。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