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勸豐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劝丰祐
Remove ads

勸豐祐(809年—859年),一作豐祐,孝惠王尋閣勸之子,靖王勸利晟之弟,南詔第七代國王,823年至859年在位,諡昭成王世隆稱帝後,追尊為保和昭德皇帝[1]

快速預覽 昭成王, 統治 ...

生平

823年,年僅22歲的勸利晟去世,權臣王嵯巔擁立勸豐祐即位。勸豐祐果敢,善撫眾。唐朝封為滇王,遣使入謝。次年改元保和,又改為天啟。825年,勸豐祐時期修建了崇聖寺三塔的主塔千尋塔,重修大理崇聖寺落成。唐朝劍南節度使杜元穎不曉軍事,武備廢弛,且苛待士卒,導致士卒引南詔入寇,南詔趁機於830年在王嵯巔的主持下進攻,攻陷巂、戎、邛三州,攻入成都外城,掠劫走經書、玉帛及男女、百工數萬人而去。南詔軍撤退時經過大渡河,不願去南詔的唐人跳河自殺的達十分之三。李德裕擔任劍南節度使後,蜀地遂安,831年,歸還所掠西川民四千人於節度使李德裕。唐詔之間再立盟約,南詔上表請罪,比年使者來朝。832年,掠驃國民三千,遷到拓東城。858年,遣軍攻陷安南都護府,救緬。859年,攻陷播州。命其子世隆及王嵯巔在古宗迎戰唐軍,殺唐兵數萬,立銅柱於界上。同年,勸豐祐去世,其子世隆即位。[2][3]

年號

母親

827年(丁未唐文宗太和元年),王母出家,法名惠海[4]

注釋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