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是indieszero開發的任天堂3DS平台節奏遊戲,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15年在日本發行。該作是「勇者鬥惡龍系列」首款節奏遊戲,也是繼《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和《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 謝幕》之後的第三款「節奏劇場」遊戲。除配合音樂節奏擊打音符這一節奏遊戲根本玩法外,該作還融入了角色扮演元素,即玩家挑選四名角色編組小隊。

快速預覽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 類型 ...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
  • シアトリズム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Thumb
遊戲封面,繪有Q版「勇者鬥惡龍系列」角色和怪獸
類型節奏
平台任天堂3DS
開發商indieszero
發行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總監鈴井匡伸
製作人間一朗
音樂椙山浩一
系列
模式單人
發行日
  • 日本:2015年3月26日
關閉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本體收錄60餘首樂曲。曲目改編自前10款本傳遊戲的配樂,由系列作曲者椙山浩一監修。遊戲發行後,廠商又多次推出免費下載曲目。媒體認為遊戲遵循了《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前作的公式。評測人稱讚遊戲的機制、美術風格及「勇者鬥惡龍系列」元素,但不滿遊戲本體未收錄原版音樂且曲目數量少。遊戲售出12萬套。

玩法

Thumb
圖為戰鬥音樂關卡(BMS),音符沿四條軌道縱向下落,背景為「勇者鬥惡龍系列」風格的第一人稱視角戰鬥畫面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和前作《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同為節奏遊戲。玩家配合音樂節奏,抓準時機擊打流入判定圈的音符。音符分為不同種類,如需要點擊一次的單擊音符、按照箭頭方向滑動的滑動音符、需要持續按壓的長按音符。任天堂3DS的上螢幕顯示樂曲譜面,玩家可通過按鍵或觸控式下螢幕遊玩,也可以混合使用兩者操作[1]

依遊玩方式,曲目分為戰鬥音樂關卡(BMS)、場景音樂關卡(FMS)、事件音樂關卡(EMS)三類[1]。BMS對應緊張的戰鬥曲,譜面背景為「勇者鬥惡龍系列」風格的第一人稱視角戰鬥畫面[2][1][3]。和《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BMS的橫向音符軌道不同,本作BMS的音符從螢幕頂部向底部縱向流動[4]。FMS主要為舒緩的地圖音樂,背景和《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相同,展現小隊在場景中冒險前行的場面[2][1]。EMS背景和前作的Q版動畫不同,改為遊戲錄屏剪輯[5][1]。各曲目均有三種難度。除了常規遊玩風格外,本作還引入了簡單模式,將滑動音符替換單擊音符[6]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亦融入了角色扮演要素。遊戲收錄了數十位「勇者鬥惡龍系列」的角色,他們角色有各自的經驗值、能力值、職業、特技等屬性。玩家遊玩歌曲前要編組四人小隊。遊戲中角色會自動與敵人戰鬥(BMS)或前行(FMS),而玩家演奏準確度會影響角色的戰鬥表現和前行速度。遊戲後,角色會獲得經驗值,繼而升級並提升強度。遊戲設有解鎖歌曲的「挑戰模式」;為完成擊敗頭目等挑戰任務,玩家需培養角色、調整隊員搭配。本作亦設有「勇者鬥惡龍系列」常見的「達瑪神殿」,供玩家轉變角色職業[5][7]

「勇者鬥惡龍系列」另一常見要素「雙六場」亦在本作登場。雙六是日本桌上遊戲,玩法類似蛇梯棋,玩家通過擲骰子向棋盤終點前進。雙六場中會出現各類事件,例如遊玩BMS歌曲贏得獎勵。玩家通過棋盤後可以獲得寶珠,累積一定寶珠後可以解鎖角色[8][9]。玩家還可通過StreetPass與附近的任天堂3DS玩家通訊,收集石板碎片解鎖雙六棋盤[8]

開發與發行

Thumb
勇者鬥惡龍系列」作曲人椙山浩一,本作中擔任配樂改編監修

勇者鬥惡龍系列」是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出品,以角色扮演遊戲為主導的作品系列,《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是該系列首款節奏遊戲[10]。本作由indieszero開發,是繼《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2012年)和《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 謝幕》(2014年)之後的第三款「節奏劇場」遊戲[11]。遊戲總監、indieszero董事長鈴井匡伸喜愛「勇者鬥惡龍系列」遊戲與音樂,自邁入遊戲業就一直期望能開發相關遊戲[12]

《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本體收錄60餘首曲目[13],這些樂曲選自「勇者鬥惡龍系列」前10款本傳,每款遊戲各收錄6首左右[14]。樂曲為原版音樂的交響樂改編版,由系列作曲人椙山浩一監修[15]。廠商還在任天堂eShop上發布免費追加下載內容(DLC),推出了紅白機原版樂曲[16][17]。製作人間一朗在售前採訪中稱,開發者將會應玩家意見發布追加下載歌曲[14]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2014年12月的Jump Festa 2015展會上公開《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並出展了遊戲演示[1]。2015年3月11日,收錄兩首歌曲的免費體驗版發布[18]。發行方於3月20日至4月30日舉辦了宣傳活動「Intro Quiz Battle」。玩家使用手機訪問活動,根據「勇者鬥惡龍系列」音樂前奏選擇出處,通過測驗者可申請抽獎[19]

遊戲於2015年3月26日在日本發行,首波DLC內容亦於同日發行[20][21]。4月至5月間又有三波DLC推出[22][23][24]。第五波暨最後一波DLC於6月面世[25]。除DLC曲目外,玩家還可下載幾首紅白機音源版EMS曲。部分曲目起初於4月至5月上架,需在7-Eleven蔦屋門店連接的Wi-Fi熱點下載[26],這些曲目7月再次上架,可用任意網路下載[27]

早期購買者可下載任天堂3DS主題「勇者鬥惡龍 音樂隊」和「勇者鬥惡龍 熱鬧的城鎮」(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街のにぎわい[28][29]。遊戲還有主題橡膠吊飾,內容為「勇者鬥惡龍系列」Q版角色[30]

反響

更多資訊 媒體, 得分 ...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Fami通35/40[31]
遊戲機實用技術25/30[3]
Nintendo World Report7/10[32]
GameRevolution6/10[4]
關閉

評論認為《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沿用了《Final Fantasy 節奏劇場》的公式[33][3],但也融入了「勇者鬥惡龍系列」的獨特元素,如角色轉職、BMS的第一人稱視角戰鬥風格[3]。媒體認為遊戲曲目分三檔難度、可自由選擇觸控或案件操作、設有面向新手的簡單模式,適合各類玩家[32][31],並稱讚了挑戰模式和雙六場模式[32][4]。「Nintendo World Report」則對多人模式缺席表示失望[32]。評論還不滿枯燥乏味的解鎖過程,稱前作《謝幕》中通過4首歌曲即可自由遊玩,而本作這一數字為10[32][4]

評論認為曲庫引人懷舊但體量不足[32][31][3]。「Destructoid」的Joel Peterson稱讚椙山浩一的音樂「如此美妙、永不過時、令人難忘」,有日本版主機得以遊玩是一大幸事[2]。媒體還批評遊戲本體只收錄改編版曲目,沒有8位元/16位元音樂的懷舊效果[32][4]。「Inside」的永芳英敬認為改編曲目音色固然悅耳,但有違原曲的氛圍卻令他難以接受[15]

評論認為遊戲畫面流暢、富有色彩,並青睞可愛的Q版角色[32][4]。《Fami通》某編輯認為像素風格的原版動畫很有懷舊感,而Q版風格多少有些出戲[31]。「Nintendo World Report」批評《謝幕》中立體功能缺席本作[32]

Media Create統計,《勇者鬥惡龍 節奏劇場》首周銷量為7.6萬份,為當周最暢銷3DS遊戲[34]。按《Fami通》資料,遊戲2015年售出12.4萬套[3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