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豹獵捕(英語:Seal hunting 或 Sealing;法語:Chasse aux phoques;因紐特語:Nattirhiurtuq)是指人類出於生活需求或商業利益而獵捕海豹(true seals)與海狗(fur seals)的行為。現今的獵捕活動大多分布於北極圈內,包含阿拉斯加、加拿大、冰島、挪威、俄羅斯、芬蘭、瑞典與格陵蘭等地,此外亦可見於非洲西岸的納米比亞。
海豹獵捕主要區分成傳統捕獵和商業捕獵兩種。前者可追溯至末次冰期結束後(約一萬年前)不久的北歐與北美,至今仍是因紐特人等美洲原住民生活的一部分。商業捕獵則一般被認為始於16世紀,重點主要是脂肪和毛皮。
現代的商業性海豹捕獵由於其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和不人道的手段而備受爭議。現今全球每年獵殺約900,000頭海豹和海狗,其中以加拿大、格陵蘭和納米比亞的獵捕量為大宗,三者共占總數量約60%。
2006年4月12日,加拿大50年來規模最大的捕獵海豹行動正式開始,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和環保組織的強烈抗議加拿大政府所謂的「更為溫和的捕獵行動」。
現時除了加拿大以外,海豹捕殺尚在以下國家及地區是合法的:格陵蘭、納米比亞、挪威及俄羅斯。當中,加拿大及挪威更把「嬰兒海豹捕殺」行為發展成為觀光業,讓旅客「一展身手」。很明顯,這與加拿大政府所聲稱的「海豹捕殺是有關地區的重要收入及食物來源,因為當地的其他選擇不多」[1]不符。
在加拿大,捕殺海豹合法,每年春天是獵殺海豹的季節,加拿大東部有1萬多戶家庭以此為生。
加拿大政府在1942年宣布控制每年捕殺海豹的數量為1.5萬頭(加拿大東部紐芬蘭省附近的大西洋海域內海豹約500萬頭)。
進入21世紀後,世界海豹皮市場需求大增,加拿大捕殺海豹數量也大幅上升。2004至2006三年間,加拿大獵殺了近100萬頭海豹,即每出生3頭海豹就有至少1頭被殺。
2006年,加拿大獵人在加拿大聖勞倫斯海灣的冰川上獵殺了33.5萬隻小海豹,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獵殺配額。2005年,加拿大海豹獵殺業收入830萬英鎊。
加拿大聯邦海洋漁業部(部長賀恩)每年宣布海豹獵殺配額。[2]
過去海豹獵人,手持木棒或斧頭,走近海豹當頭一擊,它們就會立即喪命。但實際上獵殺者也有可能只打昏海豹後就活剝海豹皮(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要求的在剝海豹皮之前必須進行簡單的測試以確保海豹已經死亡,實際上很少有獵人照做[4])。反對者認為有部分不肖獵人,直接搶過母海豹懷裡的小海豹,敲死小海豹馬上剝皮。[5]
亞洲的海豹鞭市場成為即歐美海豹毛皮市場之後的加拿大海豹獵殺業供應的主要市場,而其獵取手段也更加殘忍——活生生用斧頭剁下雄海豹的生殖器,然後任它們在冰上慢慢死去。[來源請求]
加拿大政府制定規定,禁止獵殺皮毛仍為白色、出生不滿12天的小海豹等。但95%被獵殺的海豹僅12天到3個月,因為小海豹游泳技能還很不嫻熟,不願離開冰面,更容易捕殺。[來源請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