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叻丹多模式交通運輸項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叻丹多模式交通運輸項目印度為了促進其偏遠的東北諸邦的交通運輸,同緬甸協商後,開闢的從印度加爾各答-緬甸實兌-加叻丹河-百力瓦-緬甸欽邦與印度米佐拉姆邦邊境的海運-河運-公路運輸通道。整個工程共分三期。第一期是建設緬甸實兌港碼頭,使其可以停泊2萬噸的貨輪;第二期工程為疏浚加叻丹河從實兌至百力瓦的158公里的河道,計劃可以通行6000噸的船隻;預計2015年完工;第三期工程是修建位於緬甸欽邦的百力瓦到印緬邊境通往米佐拉姆邦的大約129公里的公路。[1] 該工程可以大大縮短加爾各答到米佐拉姆邦的運輸距離,減輕「雞脖子」西里古里走廊的運輸壓力,密切印度本土與東北部諸邦的聯繫。該項目總投資約2.14億美元,由印度方面承建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緬甸承建第三期工程,完成後將整體移交緬甸政府管理。為此,印度在印緬聯合聲明中宣布將向緬甸提供60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以修建第三期工程連接緬甸和印度米佐拉姆邦的道路,同時緬甸將獲得1000萬美元的援助以發展農業。 印度原計劃照樣畫葫蘆通過孟加拉國吉大港開闢與特里普拉邦的交通路線,但是孟加拉國一直沒有同意。 [2]

快速預覽 加叻丹多模式交通運輸項目, 概覽 ...
加叻丹多模式交通運輸項目
概覽
地點米佐拉姆邦, 印度
營運數據
動工於2 April 2008
通行類別海運、河運及公路運輸
技術數據
長度287公里(178英里)
關閉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