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剛(1791年4月20日—1871年12月4日,乾隆五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二日),原名,字聖思,號近庵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式己卯恩科順天鄉試舉人[1]

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大挑一等,分發安徽知縣候補。

寧國府旌德縣,後歷廬州府舒城縣知縣。

十二年(1832年),調任池州府青陽縣知縣。[2]

十三年(1833年),調滁州直隸州全椒縣知縣。[3]

十五年(1835年),調廣德府建平縣知縣。以建平縣知縣署理安慶府懷寧縣知縣,任內捕獲江匪,加恩以知州儘先陞用。[4]

十七年(1837年),改署理安慶府桐城縣知縣。[5]

二十年(1840年),署理安慶府太湖縣知縣。[6]調補徽州府休寧縣知縣。九月,以休寧縣知縣調署懷寧縣知縣。[7]

二十一年(1841年),任池州府建德縣知縣。

二十二年(1842年),署理六安直隸州知州。[8]二十四年(1844年)後調鳳陽府壽州知州。[9]

二十八年(1848年)五月,經安徽巡撫王植奏請,調補廬州府無為州知州。[10][11]誥封奉直大夫

二十九年(1849年)閏四月,因督辦州境內青山圩隄壩要工時,未能常駐監督而僅委任巡檢秦錫棠就近管理,興工較遲以致缺口被衝刷,以「玩誤要工」革職。[12]

三十年(1850年)七月,以「眼目昏眊,素多嗜好」,經上諭確定即行革職。[13]

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二十二日卒,年八十一歲。

家庭及關聯

劉汝剛為武進西營劉氏第十四世。

  • 曾祖父:劉長發(1684年-1728年)。
  • 承繼祖父:劉遵路(1703年-1731年),長發第一子,無子,以胞弟詔之子方澍繼嗣。
  • 承繼祖母:惲氏,劉遵路正室,毗陵惲氏監生惲挺生之女,敕贈孺人、晉封恭人
  • 本生祖父:劉詔(1713年-1790年),長發第二子,官湖北江夏縣縣丞
  • 本生祖母:馮氏,劉詔側室。
  • 父:劉方澍(1755年-1834年),劉詔第二子,出繼胞伯遵路為嗣。歷任湖北宣恩縣、宜城縣、鄖縣典史
  • 母:鈕氏,劉方澍正室,監生鈕質之女,敕封孺人、晉封宜人
  • 劉汝剛為獨子,有一姊妹,適吳淞司巡檢浙江嘉善錢維崧。

妻妾

  • 正室:張氏,雲南布政使司經歷張沔之女,誥封宜人。
  • 無側室。

子女

有一女、一兼嗣子。

  • 女,適安徽候補直隸州州同趙熙文。
  • 兼嗣子:劉炳照(1847年-1917年),胞弟劉汝誠之子,縣學生,候選訓導,兼嗣劉汝剛之後。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