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又稱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是血液中副甲狀腺素濃度上升所造成的疾病[4]。副甲狀腺亢進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是源自於副甲狀腺自身發生病變,製造過多副甲狀腺素,如過度增生、腫瘤甚至癌變;另一種為繼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因為身體存在其他病症,誘發副甲狀腺素增加,如長期維生素D缺乏、腎衰竭[1]。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 |
---|---|
甲狀腺及副甲狀腺 | |
症狀 | 無、腎結石、虛弱、憂鬱、骨頭疼痛、意識混亂、尿量增加<[1][2][3] |
併發症 | 骨質疏鬆[2][3] |
起病年齡 | 50至60歲[2] |
類型 | 原發性、繼發性 |
病因 | 原發性:副甲狀腺腺瘤、一個以上的良性腫瘤、副甲狀腺癌[1][2] 繼發性缺少維他命D、慢性腎病、低血鈣[1] |
診斷方法 | 高血鈣、副甲狀腺素濃度過高ref name=NIH2012/> |
治療 | 監控、手術、注射生理食鹽水、Cinacalcet[1][2] |
盛行率 | ~2 per 1,000[3]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內分泌學 |
ICD-11 | 5A51 |
ICD-9-CM | 252.00、252.0 |
OMIM | 145000、145001、610071 |
DiseasesDB | 20710 |
MedlinePlus | 001215 |
eMedicine | 127351 |
Orphanet | 99879、181408 |
多數有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在診斷出來時都還沒有症狀[3]。出現症狀的患者中,最常見的症狀是腎結石,但也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包括虛弱、憂鬱、骨頭疼痛、意識混亂、尿量增加[1][2]。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副甲狀腺亢進,都有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3][2]。
百分之八十的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都源自於單一的良性腫瘤,即副甲狀腺腺瘤所引起。其餘的個案則可能由一個以上的良性腫瘤引起[1][2]。由副甲狀腺癌所引起的亢進是比較少見的[2]。繼發性的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大部分都因為缺少維他命D、慢性腎病或其他造成低血鈣的因素引起[1]。高血鈣和血中高濃度的副甲狀腺素,可用於診斷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2]。
治療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的方式是移除導致疾病的腺瘤,或是調整過度活躍的副甲狀腺[1][2]。沒有臨床症狀的患者,有許多些微提升血鈣濃度、並且監測腎臟機能與骨密度。也可以用Cinacalcet來副甲狀腺素濃度[2]。針對那些血鈣濃度非常高的患者,有時可能會由靜脈給予大量的滴注生理食鹽水[1]。治療過程中,如果血中維他命D濃度過低,應該適度調整[2]。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最常見的是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1]。在已開發國家中,每1000人就有1~4人受到影響[3]。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通常是在50~60歲之間診斷出來[2]。在1700年代,首次有副甲狀腺亢進的紀錄,然後在1800年代晚期確定與副甲狀腺有關。1925年時第一次使用手術來治療副甲狀腺亢進[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