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927年參加農民赤衛隊。1928年,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從戰土、排長至1931年6月升任三團政治部黨支部書記。1933年1月,任紅三軍營政委,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當年提升為十二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4月,調任紅五師十二團政治委員[1]。1934年10月,調任軍委直屬政治處主任,參加長征。遵義會議後調補充師任政治部主任。1936年4月,任紅二十九軍政治部主任,領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2]。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前線。1938年,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二團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任警備七團政委;4月,任八路軍129師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次年,率部屯墾大鳳川。1943年初,入中央黨校學習[3]。
1946年,任冀東軍區十二旅副政委,1947年,任冀察熱遼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打擊牽制華北的國軍。1948年,帶領軍區所屬部隊,參加了平津戰役。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政委。10月,衡寶戰役結束後,任邵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1950年7月,任廣西軍區副政委兼四十九軍政委,負責瑤山剿匪。1953年,劉隨春不幸逝世,年僅43歲[4]。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