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勝(1903年—1967年1月20日),山東海陽人,中國政治人物,中華全國總工會前副主席。

Thumb

生平

1922年,劉長勝隨舅舅去了蘇聯海參崴,他當過報童、鞋匠和碼頭工人。1927年加入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27年擔任海參崴碼頭工會主席;1931年在伯力遠東邊疆區黨委會任指導員,兼新文字委員會主任;1933年赴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學習。

1934年10月,共產國際中共上海中央局的電訊聯絡中斷。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商量,立即派遣李立三前往中蘇邊境城市阿拉木圖,在靠近中國邊境的地方,建立一個秘密交通站,負責對國內來往人員的接待安排,了解國內紅軍的活動情況,恢復與國內的聯絡,包括電訊和信件的往來。李立三帶領段子俊和一個搞無線電技術的波蘭人趕到中蘇邊境城市阿拉木圖。1934年冬,他先後派出兩批人員,帶上電台和由他自編的密電碼,計劃經新疆、甘肅赴陝北蘇區,設法同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建立聯繫,進而尋找正在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因遭敵人阻隔、路途遙遠等原因都未能成功。經共產國際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批准,1935年春,李立三選派當時正在蘇聯學習軍事的閻紅彥回國,給中共中央送密電碼。閻紅彥於1935年12月25日到達安塞找到黨中央。隨後,1934年底李立三又派劉長勝帶上密電碼回國。劉長勝先是到達外蒙古,再轉新疆入境。經過一年多時間,1936年5月才抵達陝北找到黨中央。

出任中華全國總工會西北執行局主任。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委派他到上海參加恢復和重建上海地下黨的工作,協助劉曉領導上海工人運動。先後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組織部長、省委副書記和上海工人運動委員會書記。從此,他開始了在白色恐怖下12年的地下鬥爭歲月。在極其嚴峻危險的環境中,劉長勝動員多批工人、貧民參加新四軍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同時,還發動黨員在工廠里組織兄弟會、合作會、聯誼會,團結教育廣大工人、職員,積極進行抗日救國活動。其間,他撰寫的《談談蘇聯職工會》,主辦的《朋友》《勞動》《生活知識》等刊物,彙編的《上海產業與上海職工》一書,對工人運動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恢復和發展上海黨的組織和工人運動、為輸送大批優秀工人和幹部參加新四軍做出了重大的貢獻。1942年10月抵達淮南抗日根據地,出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城市工作部副部長、部長。1945年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中央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回上海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1947年1月至5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分局副書記。1947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書記。1946年至1949年,劉長勝居住在榮泰煙號附近的愚園路81號,這裡是當年中共中央上海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的秘密機關之一,上海局書記劉曉常到這裡和劉長勝討論開會。劉長勝家在二樓,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張承宗住三樓,而同樓還有一個國民黨特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書記、上海市總工會主席、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工委書記、華東軍政委員會勞動部部長等。1953年後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屆執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在中共八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他在文革期間遭受迫害,1967年1月20日在北京逝世,1979年平反[1]

家人

夫人鄭玉顏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