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粵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粤军

劉粵軍(1954年9月),山東省榮成市人,出生於廣東。1969年12月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197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1]上將軍階。曾任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首任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現任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快速預覽 劉粵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 ...
劉粵軍
Thumb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
任期
2016年1月 - 2019年1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司令員
任期
2012年10月 - 2016年1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54年9月(70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言漢語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服役年份1969 - 2019
軍階 上將
部隊步兵部隊
統率東部戰區
蘭州軍區
陸軍第42集團軍
駐澳門部隊
摩托化步兵第123師
摩托化步兵第121師
步兵第367團
步兵第367團2營
步兵第367團4連
步兵第367團4連1排
參與戰爭1979年中越戰爭
  • 高平戰役

中越邊境衝突

配偶已婚(1981年結婚)
親屬父親劉義德
勳章獎章
  • 二等功一次
軍階記錄
    • 1988年11月授予上校軍階(恢復軍階制)
    • 1994年7月晉升大校軍階
    • 1999年7月晉升少將軍階
    • 2008年7月晉升中將軍階
    • 2015年7月晉升上將軍階
關閉

生平

劉粵軍出生在廣東的一個軍營里,父母都是軍人。父親劉義德,曾在八路軍膠東軍區東北野戰軍參加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以後曾任四十一軍政治部副主任、湖南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因為出生在廣東的軍營中,故名「粵軍」。

1969年冬,14歲的劉粵軍進入解放軍服役,被分配到廣州軍區下轄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七團(塔山英雄團),在該團工作19年。

1973年12月,任排長。

1974年9月,任三六七團二營四連連長。1979年2月,參加中越戰爭,他親自操縱一挺重機槍,猛打越軍火力點,營救被越軍包圍並已負重傷的副師長李德元。戰後,劉粵軍榮立二等功,並登上了《解放軍畫報》的封面[2]

1979年7月,任三六七團司令部作訓股股長;

1980年6月,任三六七團營長;

1981年5月,任三六七團參謀長,參加了支援收復法卡山作戰的軍事行動;

1987年7月,任三六七團長;

1989年6月,調任第四十一軍下轄一二一師參謀長。

1993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深圳基地主任(副師職)。

1994年4月,任一二一師師長。

1995年6月,任一二三師師長。

1998年10月,任陸軍第四十一集團軍參謀長。

1999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其間: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在中共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函授學習;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基本系學習[3])。12月20日中午12時整,劉粵軍率領駐澳部隊入澳,接收澳門防務。

2002年2月,任陸軍第四十二集團軍軍長。

2007年6月,任蘭州軍區參謀長。

2012年10月,任蘭州軍區司令員[4]

2016年1月,任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5]。2018年2月24日,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6]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率戰旗方隊接受檢閱。

2019年12月,年滿65歲退出現役,其東部戰區司令員職務由西部戰區陸軍司令員何衛東接替[7]

2020年8月,任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8]

軍階晉升

1999年,晉升少將軍階。

2008年7月,晉升中將軍階。

2015年7月31日,晉升上將軍階[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