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農村包圍城市
毛泽东提出的有别于马克思主义以城市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革命的革命方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農村包圍城市是毛澤東提出的一個主張,毛澤東認為中國共產黨應立足農村開闢根據地,等聲勢壯大後再攻佔城市[1]。毛澤東這一主張與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以城市為中心發展工人運動有所不同。
1928年5月、10月,毛澤東召開湘贛邊界中共第一、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工農武裝割據[2]。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中強調要進行工農武裝割據。後來毛澤東於1928年11月25日在《井岡山的鬥爭》和1930年1月5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3],進一步總結了各地紅軍、紅色政權和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的經驗,指出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是:將黨的工作重點從城市轉入農村,在農村開展游擊戰爭,深入進行土地革命,推翻當地的白色政權,建立紅色政權,把落後的農村變為先進的革命根據地;依託這樣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去反對依靠城市進攻農村的兇惡的敵人,並進而以農村包圍城市,以便在長期戰鬥中逐步鍛鍊、積累、發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敵人的力量;直到敵大我小、敵強我弱變成我大敵小、我強敵弱時,再攻占中心城市,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4]。
Remove ads
反對意見
1928年2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九次擴大全會作出《共產國際關於中國問題的議決案》,反對中國共產黨進行游擊戰,要求其奪取城市。3月,中共湘南特委代表周魯來到寧岡處分毛澤東,批評毛澤東不進攻城市是「右傾逃跑」,命令其率主力前往湘南配合進攻城市的暴動[5]。6月,共產國際領導人布哈林在中共六大上作報告,依舊認為中國共產黨應奪取城市,反對在農村建立根據地[2]。
1930年5月,中共中央理論刊物《紅旗》以「記者」名義發表文章,批評農村包圍城市這一觀點違反了馬克思主張的「無產階級是革命的領導者,農民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者」[2]。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一文中指出農村包圍城市是一種極錯誤的觀念,並堅持主張直接進攻中心城市[5]。
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