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古蹟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紹興的一個文化古蹟和旅遊勝地,位於紹興城區西南13公里的蘭渚山麓,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的園林住所,是一座晉代園林[1][2]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謝安王獻之等40多位名士在此舉辦修禊集會,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著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1][2][3]

快速預覽 蘭亭,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蘭亭
Thumb
康熙御筆蘭亭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7-1026-3-324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關閉

歷史

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朝時設驛亭,故名蘭亭[1][2]。現址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郡守沈啟重建,其後幾經改建[1][2]

1963年,蘭亭遺址確定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年),蘭亭碑被砸碎成四截[1][2]。文革結束後才找回拼接起來,但已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遺憾[1][2]。1979年起,紹興市政府本著「整舊如舊」的原則,對蘭亭遺址進行整修,基本上恢復了明清時的格局[1][2]

主要景點

  • 蘭亭御題碑,書「蘭亭」二字,為康熙所題。御題碑在文革時受到破壞,但後來得到復修,所以題碑有部分殘缺[1][2]
  • 鵝池,相傳為王羲之的地方,池旁豎立刻「鵝池」二字石碑,相傳為王羲之父子合寫而成,但二字卻宛如渾然天成,絲毫沒有兩人所寫的筆意。
  • 流觴亭,前為一條曲折的小溪,傳當年王羲之就是在溪旁以獨有的「曲水流觴」的方式與眾友飲酒賦詩,為蘭亭集會,並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書作《蘭亭序》。
  • 康乾御題碑,該碑為海內外僅有的在陰陽兩面分別刻有乾隆康熙御題字的石碑。
  • 右軍祠,內有一泓墨池,傳因當年王羲之習書後在此洗筆,年長日久致使池水盡黑。祠內大廳供奉王羲之像並陳列各種版本的《蘭亭序》,當為歷次晉聖活動的主要場所。
  • 蘭亭書法博物館,內陳列名家書法作品。

碑刻

紹興蘭亭古蹟公園除有與王羲之有關的文物及仿古建築外,尚保存多種珍貴碑刻,包括;

圖集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